万山环地落,一海抱天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骨(bái gǔ)的意思:指人死后只剩下了骨骼,形容人或事物的残破、荒凉。
古愁(gǔ chóu)的意思:指古代人物或事物所引起的忧愁和惆怅。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清笳(qīng jiā)的意思:形容音乐悠扬、动听。
山环(shān huán)的意思:指山峦环绕,形成环抱之势。
戍楼(shù lóu)的意思:指军队在边防地区建立的防御工事,也用来比喻守卫边疆、保卫国家的人。
霜月(shuāng yuè)的意思:霜月指的是农历十月,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寒冷,霜冻开始出现。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月满(yuè mǎ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极盛的状态。
征裘(zhēng qiú)的意思:征裘是指古代帝王征召百官出征时,赐予他们的貂裘,象征着权力和荣耀。
终古(zhōng gǔ)的意思:终古是一个用于形容时间非常久远或永久不变的词语。
- 鉴赏
这首《烽台晚眺》由清代诗人戴梓所作,描绘了一幅壮阔而苍凉的边塞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边疆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首联“极目俯高邱,清笳隐戍楼”,开篇即展现出辽阔的视野与肃穆的氛围。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大地,远处传来清脆的笳声,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悲歌,而那隐匿于楼阁之中的戍楼,则是边防战士们坚守的象征。
颔联“万山环地落,一海抱天流”,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群山围绕,仿佛将大地紧紧拥抱,而那浩瀚无垠的大海,则似乎要与天空相接,形成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边疆之地的辽阔与遥远。
颈联“白骨何年战,黄云终古愁”,转而触及战争的残酷与长久的哀愁。白骨累累,暗示着无数生命的消逝;黄云笼罩,象征着战争的阴霾与永恒的忧伤。这两句深刻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悲哀,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尾联“徘徊无限意,霜月满征裘”,以诗人的行动和感受收束全诗。诗人在这片苍茫之地徘徊,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霜月洒满他的征衣,既是对环境的描写,也是对诗人内心状态的映射。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深切感慨,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烽台晚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边塞的壮丽与悲凉,以及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建溪途次梦刘氏姊感赋
我昨浙中来,草木已黄落。
一下建溪水,绿叶纷沃若。
回念母在京,年已桑榆薄。
同产有一姊,天乃夺之速。
昨夜来入梦,颜色犹曩宿。
肴馔既已陈,谓我食无肉。
馎饦既已罄,犹索玉田粥。
自言数年中,处境真荼毒。
亦欲通消息,使令无僮仆。
亦欲过谈心,往来车无轴。
慰藉苦无词,姊乃放声哭。
掩口劝勿声,忽尔视为辱。
自揣姊何辜,遇人竟不淑。
平生颇修谨,奚至占脱辐。
复念秦与闽,道里五千足。
姊宁有羽翰,远举如黄鹄。
村鸡忽唱晓,豆大镫摇绿。
倚枕自沈吟,此意日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