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声知鸟哺,萍动见鱼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薜萝(bì luó)的意思:指藤本植物的一种,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美丽而娇嫩。
倒侧(dǎo cè)的意思:倒下或倾斜
繁阴(fán yīn)的意思:指事物繁荣昌盛的状态
芰荷(jì hé)的意思:比喻人的品德高尚,清白无瑕。
角巾(jiǎo jīn)的意思:角巾是指古代士人所戴的一种帽子,代表了士人的身份和学问。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有才华和学问。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疏懒(shū lǎn)的意思:指懒散而不勤奋,不努力工作或学习。
苔藓(tái xiǎn)的意思:形容事物长时间不被整理或照顾而显得陈旧、破败。
阴竹(yīn zhú)的意思:指人心胸狭窄、阴险狡诈。
- 翻译
- 雨后菱叶荷花纷乱,竹林树木浓荫重重。
听见雏鸟叫声知是喂食,浮萍摇动可见鱼儿游过。
小路布满青苔藓,阴暗的墙壁引来藤萝攀爬。
头戴角巾随性而躺,懒散无为我心所向。
- 注释
- 过雨:雨后。
芰荷:菱叶荷花。
繁阴:浓荫。
竹树:竹林树木。
雏声:雏鸟叫声。
鸟哺:喂食。
萍动:浮萍摇动。
鱼过:鱼儿游过。
细径:小路。
饶:布满。
苔藓:青苔藓。
阴墙:阴暗的墙壁。
引:引来。
薜萝:藤萝。
角巾:头戴角巾。
倒侧:随性而躺。
疏懒:懒散。
如何:我心所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景象,充满了生命力和诗意。开篇“过雨芰荷乱”,即设定了一个雨后湿润、植物繁茂的环境,"芰"是一种水生的草本植物,而"荷"则是大家熟知的荷花,这里它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致。紧接着“繁阴竹树多”,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密集而丰富的自然氛围。
诗人通过“雏声知鸟哺”和“萍动见鱼过”,展现了对细微声音和微小运动的观察,这不仅展示了作者敏锐的感官体验,也让读者能够贴近自然,感受到其中的生灵活力。
下片“细径饶苔藓”描绘出一条被苔藓覆盖的小路,这种景象常见于幽静的山谷之中,给人以深邃和宁静的感觉。而“阴墙引薜萝”,则是通过攀缘植物薜萝沿着墙壁生长的画面,来突出阴凉墙面的存在感。
最后两句“角巾从倒侧,疏懒欲如何”中的“角巾”可能指的是诗人头戴的简便帽子,“从倒侧”则是说在这种环境中,即使是简单的休息,也显得那么舒缓而自然。末尾的“疏懒欲如何”,表达了一种对周围环境既有所感受又不强求具体行动的心态,似乎是在询问或者反思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该怎样放松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代上庠同舍上廷评
忆昔弱冠游芹宫,颍川先生振文风。
跹跹媚学比如栉,抠衣执经函丈中。
何人才识最奇伟,惟公表里圭璋粹。
学精姬公经国书,赋飘司马凌云气。
词场价涌荐争魁,赐也何如敢望回。
一别星霜踰十阅,侧耳誉声轰如雷。
翩翩荐鹗翔西浙,一飞直上黄金阙。
排云披腹呈琅玕,蟾窟仙枝径攀折。
枳棘难淹鸾凤栖,金科得隽易如携。
趋归立拜廷评命,青琐黄扉指日跻。
屈指曩年同砚席,五人已作龙门客。
乡书黉舍多有之,碌碌未能著奇节。
著鞭无若祖生先,策足要津仪班联。
自笑尘踪犹隐雾,拭目亨衢问天渊。
绨袍恋恋故人意,堕履遗簪未捐弃。
不求而荐佩私恩,高谊如公今有几。
虽然前事已参差,荷借邹生律再吹。
苦无好语为公谢,抖擞枯肠成此诗。
《代上庠同舍上廷评》【宋·许应龙】忆昔弱冠游芹宫,颍川先生振文风。跹跹媚学比如栉,抠衣执经函丈中。何人才识最奇伟,惟公表里圭璋粹。学精姬公经国书,赋飘司马凌云气。词场价涌荐争魁,赐也何如敢望回。一别星霜踰十阅,侧耳誉声轰如雷。翩翩荐鹗翔西浙,一飞直上黄金阙。排云披腹呈琅玕,蟾窟仙枝径攀折。枳棘难淹鸾凤栖,金科得隽易如携。趋归立拜廷评命,青琐黄扉指日跻。屈指曩年同砚席,五人已作龙门客。乡书黉舍多有之,碌碌未能著奇节。著鞭无若祖生先,策足要津仪班联。自笑尘踪犹隐雾,拭目亨衢问天渊。绨袍恋恋故人意,堕履遗簪未捐弃。不求而荐佩私恩,高谊如公今有几。虽然前事已参差,荷借邹生律再吹。苦无好语为公谢,抖擞枯肠成此诗。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5967c6a0973d9f0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