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榆(bái yú)的意思:指人死后的尸体。比喻人的生命已经消逝。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飞锡(fēi xī)的意思:形容人的声望高、名声远播。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兰若(lán rě)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具有高洁的气质。
林兰(lín lán)的意思:形容花草茂盛、繁华美丽。
炉峰(lú fēng)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同炉火般燃烧的景象。也用于比喻气势雄伟、威严壮观的场面。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门徒(mén tú)的意思:指追随某个人学习或信仰的人,也可指忠实的追随者。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去年(qù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一年,即上一年。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巫山(wū shān)的意思:指事情已经发生或已经达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献花(xiàn huā)的意思:献上鲜花,表示敬意或纪念
仙家(xiān jiā)的意思:指仙人的家族或仙界的居住地。也用来形容人们生活得非常优雅、高尚,或者形容某个地方环境优美、令人向往。
香炉(xiāng lú)的意思:比喻有才华的人或有价值的事物在不被重视的环境中。
邑子(yì zǐ)的意思:指城市或小镇,也可泛指居住地。
一老(yī lǎo)的意思:指一个人年纪很大,年老体弱。
斋时(zhāi shí)的意思:指斋戒时期,特指佛教徒在斋戒期间所遵循的戒律和规定。
香炉峰(xiāng lú fēng)的意思:比喻人的才华出众,超群出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秋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佛法修持的向往和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开头两句"巫山不见庐山远,松林兰若秋风晚"设定了一个迷离的空间背景,其中“巫山”与“庐山”相互映衬,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遥远,更有精神世界的渺茫。接下来的"一老犹鸣日暮钟,诸僧尚乞斋时饭"则描绘了寺院中的生活场景,其中“一老”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是寺中的一位长者,对于时间的感知和对佛法的执着体现了出家人的平静与坚持。
第三句"香炉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中的“香炉峰”以其突兀入云的地势,与下文的“隐晴湖”相呼应,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种杏仙家近白榆”则透露出诗人对于道家修炼之地的向往,这里的“种杏”可能暗示了长生不老的追求,而“白榆”作为常见的田园植物,在这里却被赋予了超自然的色彩。
最后两句"飞锡去年啼邑子,献花何日许门徒"则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飞锡”可能是指古代修行者以身相付的决心,而“去年啼邑子”中“啼”字用得极妙,既形容声音,又带有一种悲凉之感。末句“献花何日许门徒”则表现了诗人对佛法传承和弟子的期待,以及对于未来修行成果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追求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是一首融合了禅意与山水之美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至感堂
人心上方寸,万事属所司。
乃于百年间,至感谁能思。
多君紫阳后,有堂扁其辞。
扁之匪空言,晨夕惟孜孜。
天地存覆载,大哉允无私。
雨露有深恩,寒暑不异时。
圣君握水土,生物随所宜。
种植苟得理,礼稔诚可期。
父母生劬劳,罔极恩在斯。
罔极恩未报,徒悲蓼莪诗。
况复有难弟,历官际雍熙。
龙章下里门,光彩相参差。
至感总由此,永怀应自知。
知感乃为德,污简声名垂。
游玉泉
石池无半亩,中有大小鱼。
水清见鳞鬣,玉壶湛空虚。
我来□观玩,况是春雨馀。
抚掌源复动,涌泉出须臾。
分流向下方,冷冷响沟渠。
傍有高低田,稼穑蒙沾濡。
造化存妙理,昼夜无停机。
尘缨未能洗,一酌情自怡。
因思漆园吏,濠梁兴何如。
爱日堂
日轮出沧海,职司在义和。
六龙为之驾,寒暑容易过。
人生百岁间,迅速如飞梭。
青镜照形影,鬓发忽已皤。
鬓发既若此,父母其奈何。
所以爱日者,爱之叹蹉跎。
朝看花开初,暮看花落多。
李白欲系绳,鲁阳思借戈。
今君追古人,孝行无偏颇。
载味杨子言,百世名不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