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山(chūn shān)的意思:春天的山景,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辞行(cí xíng)的意思:离别,告别。
峰头(fē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比喻事物的高处或巅峰状态。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鹤鸣(hè míng)的意思:形容文采斐然,声音悦耳动听。
后会(hòu huì)的意思:表示分别时不确定何时再见面,也可用于表示关系疏远,不再联系。
江城(jiāng chéng)的意思:指大江流域中的城市,特指长江流域的城市,也可泛指美丽的城市。
南国(ná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南方地区,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栖处(qī chǔ)的意思:指动物或人的栖息之所,也可引申为生活或停留的地方。
西堂(xī táng)的意思:西方的堂屋,指西方的宫殿或庙堂。
想见(xiǎng jiàn)的意思:希望见到某人或某物。
行李(xíng lǐ)的意思:行李指出行时所携带的物品。
幽栖(yōu qī)的意思:隐居、安静地居住
云外(yú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嚣,超脱尘俗的境地。
中行(zhōng xíng)的意思:指正直、廉洁的行为,也可指行走中间,不偏不倚。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所作的《别希颜二首(其二)》。诗人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希颜深深的不舍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首句“后会难期别未轻”,直接点出离别的沉重与难以预料,暗示了友情的深厚。次句“莫辞行李滞江城”,劝慰友人不必因离别而过于忧虑,行李暂留,江城的时光也值得珍惜。
接下来,“且留南国春山兴,共听西堂夜雨声”描绘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的美好回忆,春天的山色和夜晚的雨声,都成为他们友谊的见证。诗人想象着归途中的云雾缭绕,以及友人在晴湖中如镜的倒影,表达了对友人行程的牵挂。
最后两句“为寻洞里幽栖处,还有峰头双鹤鸣”,以寻找隐逸之地和双鹤的鸣叫,寄寓了对友人追求理想生活的祝愿,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超然世外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王守仁诗歌的深沉哲理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潭州东明石观音赞
大悲智光本无碍,于一切处常发现。
岂特夜半瓦砾间,始复烂然上霄汉。
此邦众生共胜业,时节成熟故如是。
譬如日月行虚空,水无秽洁皆照临。
灰沙若沉波自寒,圜影于中迥殊特。
稽首妙智光世音,是娑婆界真教体。
应机而现为说法,信心起处说法竟。
我今见境得成就,亦同音闻获圆通。
六根迟速虽不齐,要是一精明所现。
我知暗相不能昏,与彼心精遗闻处。
众尘隔越妄分别,常真实中无是事。
死生之变尚不改,岂有根尘乃能蔽。
愿令持此妙法门,于此刹土为佛事。
一切声色热恼中,与众生作清凉处。
皈命救世大悲者,愿赐威光加被我。
令我获无作妙力,令我亦名无所畏。
令我具无碍辩才,令我入一切种智。
我及一切诸有情,皆如观音得自在。
《潭州东明石观音赞》【宋·释德洪】大悲智光本无碍,于一切处常发现。岂特夜半瓦砾间,始复烂然上霄汉。此邦众生共胜业,时节成熟故如是。譬如日月行虚空,水无秽洁皆照临。灰沙若沉波自寒,圜影于中迥殊特。稽首妙智光世音,是娑婆界真教体。应机而现为说法,信心起处说法竟。我今见境得成就,亦同音闻获圆通。六根迟速虽不齐,要是一精明所现。我知暗相不能昏,与彼心精遗闻处。众尘隔越妄分别,常真实中无是事。死生之变尚不改,岂有根尘乃能蔽。愿令持此妙法门,于此刹土为佛事。一切声色热恼中,与众生作清凉处。皈命救世大悲者,愿赐威光加被我。令我获无作妙力,令我亦名无所畏。令我具无碍辩才,令我入一切种智。我及一切诸有情,皆如观音得自在。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8267c68c91554d8736.html
过陵水县补东坡遗
白沙翠竹并江流,小县炊烟晚雨收。
苍藓色侵盘马地,稻花香入放衙楼。
过厅客聚观灯网,趁市人归旋唤舟。
意适忽忘身是客,语音无伴始生愁。
和游谷山
颍皋擘窠书棐几,玉勒银钩照林麓。
山堂聚观杂贤鄙,人人欢然如所欲。
独馀耆年视凝远,就观尚如隔罗縠。
筠床瓦枕试新凉,小雨南风正清熟。
岸中一笑山答响,我亦为君聊捧腹。
晚晴轩槛亦何有,隔屋茶烟度修竹。
呼童索纸赋新诗,诗成字字清如玉。
人间何从有此客,满腹精神真可掬。
我惭衰老亦作诗,譬如菌芝生朽木。
龙安送宗上人游东吴
淮水送君春雨馀,刺舟断岸归匡庐。
江南别我秋天远,轻囊瘦策游西湖。
君去复来如社燕,我独留滞如贾胡。
牵衣觅诗亦不恶,怪君儿戏忘髭须。
平生千偈风雨快,约束万象如驱奴。
饥来一字不堪煮,乃知弄笔输耕锄。
不如寻我旧游处,武林清境天下无。
耐清不得却来此,作诗送君游上都。
次韵龚德颜柳帖
颜柳以字名,画画法可究。
后世何寂寥,此辈了无有。
皆云学未至,妙不应心手。
那知斯人徒,德高名往就。
字工德不修,名与身俱朽。
吾子佳少年,俊气驹方骤。
新诗作行草,开轴龙蛇走。
坐客口为愕,我亦知肯首。
积墨如陂池,积笔高陇阜。
学之不至颜,要亦终至柳。
此诗闻东坡,请君书座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