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秦陇水,能断楚人肠。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廖 八 下 第 归 衡 山 宋 /欧 阳 修 曾 作 关 中 客 ,尝 窥 百 二 疆 。自 言 秦 陇 水 ,能 断 楚 人 肠 。失 意 倦 京 国 ,羇 愁 成 鬓 霜 。何 如 伴 征 鴈 ,日 日 向 衡 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二(bǎi èr)的意思:形容非常聪明、机智。
鬓霜(bìn shuāng)的意思:指人的头发已经变白,象霜一样在鬓边。形容人年老。
关中(guān zhōng)的意思:关中是指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地理区域,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中心地带。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羁愁(jī chóu)的意思:指因离乡背井、困于他乡而产生的思乡之情。
京国(jīng guó)的意思:指国都,也可用于形容地位高贵、权势显赫的人。
陇水(lǒng shuǐ)的意思:指陇山以北的黄河水流。
秦陇(qín lǒng)的意思:指秦朝时期的陇西地区,也用来形容地势高峻、险要的地方。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失意(shī yì)的意思:指遭遇挫折或失败,心情沮丧、不如意。
征雁(zhēng yàn)的意思:指派使者或者信使去传递消息或者请求。
- 注释
- 曾:曾经。
作:做。
关中: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包括今陕西中部和北部。
客:客人,此处指旅居者。
窥:偷看,暗中观察。
百二疆: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地方。
秦陇:泛指秦岭和陇山地区,位于中国西部。
楚人:古代中国南方的居民,这里可能代指远方的人。
肠:比喻情感或思绪。
失意:不得志,失望。
倦:疲倦。
京国:京都,这里指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
羁愁:羁旅之愁,漂泊在外的忧思。
鬓霜:形容头发斑白,象征年老或愁苦。
何如:何如是‘不如’或‘哪里比得上’之意。
伴:陪伴。
征雁:南飞的大雁,常用来象征离别和远行。
衡阳:古代中国湖南省的城市,因大雁南飞至此而闻名。
- 翻译
- 我曾经在关中做客,亲眼见过那险要的百二山河。
他自言秦岭和陇水,足以让楚地的人心碎断肠。
在京都失意后,我感到疲惫,愁苦染白了双鬓。
哪比得上陪伴南飞的大雁,每天飞向那衡阳之地。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送廖八下第归衡山》。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廖八在京都科举落第后的关切和安慰之情。首句“曾作关中客”表明廖八有过在关中的经历,次句“尝窥百二疆”暗示了关中的险要地理位置,可能暗指科举竞争的激烈。接下来,“自言秦陇水,能断楚人肠”运用了夸张手法,将秦岭的山水比作能触动人心的哀愁,表达了廖八此刻的失落与哀伤。
“失意倦京国”直接点出友人因考试失利而感到疲惫和沮丧,而“羁愁成鬓霜”则进一步描绘了他的内心苦闷,仿佛连两鬓都因忧愁而染上了白发。最后,诗人建议廖八不如像征雁一样,每日飞往衡山,寓意着回归自然,或许能暂时忘却京城的烦恼,寻找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又寄寓了对友人未来的期待和鼓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朱锡公北上省亲
江潮五月平河梁,十里东风兰芷香。
行逢暮雨不堪折,江路茫茫空断肠。
知君肠痛盈怀抱,寸心万里三春草。
手持藤杖曳方袍,省亲远向幽燕道。
幽燕故道草芄芄,禾黍离离满旧宫。
万里穷荒一草莽,十年心系鼎湖龙。
到日登堂荐秋菊,行藏忍向灵氛卜。
报道田芜三径荒,斑衣笑舞劝归沐。
黄云零落旅愁新,慷慨中怀敢告人。
西风泪堕铜驼陌,明月魂销铁马尘。
怜君艺圃名空藉,十年忠孝无人识。
近从多难见君心,贤者由来不易测。
绿护班荆两及秋,与君同约住罗浮。
绪言未尽听鸡夜,疲马萧萧赋远游。
严城寂历悲笳动,居人踯躅伤离梦。
他日南归莫过门,春风寻我朱明洞。
《送朱锡公北上省亲》【明·岑徵】江潮五月平河梁,十里东风兰芷香。行逢暮雨不堪折,江路茫茫空断肠。知君肠痛盈怀抱,寸心万里三春草。手持藤杖曳方袍,省亲远向幽燕道。幽燕故道草芄芄,禾黍离离满旧宫。万里穷荒一草莽,十年心系鼎湖龙。到日登堂荐秋菊,行藏忍向灵氛卜。报道田芜三径荒,斑衣笑舞劝归沐。黄云零落旅愁新,慷慨中怀敢告人。西风泪堕铜驼陌,明月魂销铁马尘。怜君艺圃名空藉,十年忠孝无人识。近从多难见君心,贤者由来不易测。绿护班荆两及秋,与君同约住罗浮。绪言未尽听鸡夜,疲马萧萧赋远游。严城寂历悲笳动,居人踯躅伤离梦。他日南归莫过门,春风寻我朱明洞。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667c6877e73d20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