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檠秋信早,春诵暖容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成书(chéng shū)的意思:指已经完成、定稿、成文的书籍或文件。
海客(hǎi kè)的意思:指远离家乡在外地居住的人。
回头(huí tóu)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改变主意;追悔莫及
六逸(liù yì)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南海(nán hǎi)的意思:指南方的海洋,也可用来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
淇澳(qí ào)的意思:指一个地方风景优美,水清景美。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秋信(qiū xìn)的意思:指秋天传来的消息或信件。
书院(shū yuàn)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学校或教育机构。
砚池(yàn chí)的意思:砚台上的水池,比喻学问广博或者人才聚集的地方。
逸飞(yì fēi)的意思:指飞翔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意思。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文雅之气的书院景象。首联“有竹成书院,无埃到砚池”,以“竹”和“书院”相联系,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学习环境,同时“无埃”二字则强调了这里的纯净与静谧,仿佛连尘埃都未曾触及,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夜檠秋信早,春诵暖容归”两句,通过季节的变化,描绘了书院中日夜不息的学习场景。秋季的夜晚,竹影摇曳,仿佛是时间的信使,提醒着学子们勤奋学习;春季的早晨,书声琅琅,温暖如春,学子们带着对知识的热情归来。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四季更替的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学子们无论何时都不忘求学之志。
“著眼千秋在,回头六逸飞”则进一步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历史的尊重。这里“千秋”代表长远的时间,“六逸”可能是指古代的六位逸士,这里借指杰出的学者或文人。这两句意在强调,书院不仅是当下求知的场所,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培养出的学者将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最后,“不应南海客,淇澳自哦诗”一句,以南海客(可能指的是远方的访客)和淇澳(淇水之滨,此处可能象征着文化汇聚之地)的对比,表达了对书院文化的高度自信。即使是最远的客人,来到这里也会被浓厚的文化氛围所吸引,自然而然地吟诵起诗歌,体现了书院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院环境、四季变化、未来期待以及文化影响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理想中的学习与生活状态,充满了对知识的热爱、对文化的尊重以及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憧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友斋十歌·其九
西京以还十九首,东周而上三百篇。
檀弓鲁论诸国策,其言虽贵人茫然。
岂无五车载惠子,尺炬并付骊山烟。
我生何幸雪未颠,著成百二十万言。
毋论爱者似鸡肋,在我亦足成蜗涎。
何必要什袭藏名山,何必要咸阳市上千金悬。
归去来,一壶美酒抽一编,读罢一枕床头眠。
天公未唤债未满,自吟自写终残年。
歌赠穆员外
穆生不惜王家醴,却惜申公困胥靡。
自言一寸已许人,六尺何妨为人死。
白昼阊阖风雷寒,解衣为掩血肉残。
即卖修行里中第,还悬神武门头冠。
手挽柴车出西郭,朝煮餔糜夕汤药。
已拚同日效左儒,差比空山胜羊角。
浊漳河边逢石郎,哽咽为我谈行藏。
此身系穆不系石,欲报沧海恩难量。
君不读西京游侠篇,东京党锢传,若曹名使那足羡。
男子酬心不为君,北风立洗青天面。
再谢汪中丞兼为吴邵武致知己之感
野人久矣甘雌伏,把向青冥拟黄鹄。
欲衔明月报深恩,眼底居然一鱼目。
浊水在地云在天,安能使云长周旋。
倘其流影不相顾,宛转泥途谁见怜。
吴生亦是衔恩者,尤闻拂拭能增价。
远则江东醉步兵,近当席上狂司马。
此生慷慨多楚吟,蹉跎白首逢知音。
莫言饱死浑无用,三尺要离径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