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支(bù zhī)的意思:不支指的是力量不足、支撑不住的意思。
草昧(cǎo mèi)的意思:指事物模糊,不明朗。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非难(fēi nàn)的意思:指责、责备。
官仪(guān yí)的意思:指官员的仪态、举止或所持的礼仪。
规模(guī mó)的意思:规模指事物的大小、程度或范围。
过日(guò rì)的意思:度过一天;度日;度过日子
汉官(hàn guān)的意思:指官员或官府的意思,也可以用来形容官员的身份或地位。
井底(jǐng dǐ)的意思:指人境地低微,生活贫困,无法自拔。
丽谯(lì qiáo)的意思:指美丽华丽的衣裳。
路人(lù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无关的人,泛指陌生人。
未定(wèi dìng)的意思:尚未确定或决定的状态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形势(xíng shì)的意思:形势指的是某一特定领域或局势中的情况和态势。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砧声(zhēn shēng)的意思:指敲打砧石所发出的声音,比喻工作、劳动的声音。
雉堞(zhì dié)的意思:指城墙上的雉堞,比喻坚固的城墙或堡垒。
汉官仪(hàn guān yí)的意思:指官吏在担任职务时必须遵守的规范和仪式。
- 鉴赏
这首诗名为《过白帝城》,是明代诗人苏葵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草昧英雄未定谁”,开篇即以一种深沉的疑问,引出对历史人物的探讨。这里的“草昧”二字,既指历史的混沌不明,也暗含着对英雄人物身份的不确定,引发读者对于历史人物的思考。
接着,“路人先泣汉官仪”一句,描绘了路过白帝城时,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哀伤与悲凉。这里将“路人”的情感与“汉官仪”联系起来,不仅展现了历史的痕迹,也暗示了白帝城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荒凉。
“峡中形势非难恃,井底规模自不支。”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白帝城的地理位置与规模,强调其并非难以依靠的险要之地,但终究无法支撑起其昔日的辉煌。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
“雉堞未颓春藓合,丽谯犹在夕阳迟。”这两句描绘了白帝城的现状,城墙虽未完全倒塌,但已长满春苔,显示出岁月的痕迹;而高大的谯楼虽仍在,但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迟缓,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沧桑。
最后,“行人过日砧声急,欲和当年杜老诗。”诗人通过描述行人在白帝城经过时,砧声(捣衣声)急促,联想到杜甫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英雄的怀念。这不仅是对杜甫诗歌的引用,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体现了对历史人物及其作品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帝城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无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及历史文化的深深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赠李邦良应聘修两浙志
霸王开列国,牛女直扬州。
兴废伤千古,人文著九流。
才高宜可作,众体莫能雠。
赫矣雄图地,居然载笔游。
赞词无下士,馆谷有诸侯。
迹访虞巡始,书从越绝修。
劳思应夙夜,托志在春秋。
成将藏禹穴,待取好书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