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山(běi shān)的意思:北山指的是北方山岭,比喻高山或偏僻的地方。
出日(chū rì)的意思:指人出门、离开家乡或离开原来的地方。
飞泉(fēi qu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奔涌迅猛。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风磴(fēng dèng)的意思:形容山路陡峭,像楼梯一样的阶梯。
客怀(kè huái)的意思:指待客之态度诚恳、真诚。
龙眠(lóng mián)的意思:指龙蛇在山谷中盘踞休息,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隐蔽、休眠状态。
眠云(mián yún)的意思:指云彩在天空中静静地飘浮,如同在休息睡眠一样。比喻人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悠闲自得,不思进取。
南国(ná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南方地区,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秋意(qiū yì)的意思:指秋天的气息或感觉。
洒洒(sǎ sǎ)的意思:形容数量多且连续不断。
稀微(xī wēi)的意思:稀少微小,形容数量非常少或程度极轻微。
西上(xī shàng)的意思:往西方去,指向西方行进或上升。
烟林(yān lín)的意思:指烟雾弥漫的森林,也用来形容人群拥挤的场面。
云峰(yún fēng)的意思:云峰是一个形容词成语,意思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也用来形容人的才华、能力等非常突出。
振衣(zhèn yī)的意思:指人的衣服被风吹动,形容人的精神振奋、意气风发。
竹扉(zhú fēi)的意思:竹门。比喻深居简出,不与世俗接触。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六月自汪陂闻警登武山宿云峰寺余弟子野有诗依韵述怀》描绘了诗人登高远行的情景。首句“西上云峰一振衣”,展现了诗人踏上险峻山峰,振衣而起的豪迈气概。接下来的“烟林风磴转稀微”描绘了山中景色,雾气缭绕的树林和蜿蜒曲折的小径逐渐变得模糊。
“岩前虎出日欲落,洞口龙眠云乍归”运用了奇特的意象,老虎出没于岩前,太阳即将落山,龙似乎在洞口沉睡,云彩刚刚归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诗人借自然景象寓言人生,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秋意又催南国雁,客怀长恋北山薇”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秋天的到来促使大雁南迁,而诗人自己却羁旅在外,对故乡的薇草(象征隐士生活)心生向往。
最后两句“凄凉不寐愁烽火,洒洒飞泉近竹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夜晚的凄凉让他难以入眠,烽火的警报更增添了忧患意识,而飞泉声近竹扉,更显孤独与寂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面对战乱时的无奈与思乡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