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登西山巅,雄绝昔未见。
巢成辄弃去,我岂秋社燕。
莫言羊肠险,径小烦屡转。
百变(bǎi b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端居(duān jū)的意思:指居高位或位于首位,也可以指处于最佳的位置或地位。
二面(èr miàn)的意思:指人的性格或态度两面性,即表面看似一样,实际上却有着不同的一面。
开辟(kāi pì)的意思:开辟指开辟道路或者开创新的领域,开辟新的局面。
年间(nián jiān)的意思:指一段时间内,特定的年代或时期。
秋社(qiū shè)的意思:秋天举办的社交活动或聚会
山巅(shān diān)的意思:山顶,山的最高处。
社燕(shè yàn)的意思:指人们在社交场合中谈笑风生、互相交流的情景。
胜践(shèng jiàn)的意思:取得胜利并实践之意,指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探幽(tàn yōu)的意思:探索深奥的道理或事物,寻找隐藏的真相。
童仆(tóng pú)的意思:指小孩子作为仆人,年幼而贫寒。
吞吐(tūn tǔ)的意思:指吞咽、咀嚼、消化食物的过程。也可比喻处理事情的能力、处理信息的速度等。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羊肠(yáng cháng)的意思:羊肠是指细长的肠子,用来形容曲折、绵长的道路或文字。
幽奇(yōu qí)的意思:幽暗而奇特,形容景物或事物特殊而神秘。
云物(yún wù)的意思:指云彩和物体,用来形容云朵中的各种形状和物体。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叶梦得所作的《送模归卞山并示僧宗义为余守西岩者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西山巅的探险经历,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句“端居探幽奇,自谓略已遍”表达了诗人平时在家中的闲适生活,却总是在寻找着未知的奇妙之处,认为自己已经探索了许多地方。接着,“昨登西山巅,雄绝昔未见”点明了这次探险的目的地——西山巅,并强调了此处景色的壮丽与独特,是之前未曾见过的。
“溪湖莽吞吐,云物纷百变”描绘了西山巅周围环境的动态美,溪流湖泊时隐时现,云雾变幻莫测,展现出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接下来,“乃知十年间,尚或遗胜践”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十年间可能错过的美好景致的反思,意识到自己仍有未触及的胜景。
“巢成辄弃去,我岂秋社燕”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秋社燕,即在某个地方筑巢后又会迁徙离去,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变化无常。最后,“为吾课童仆,开辟尽二面。莫言羊肠险,径小烦屡转。杖藜不用扶,吾脚犹尔健”则是诗人决心要亲自带领仆人开辟新的道路,不畏艰难险阻,即使路途崎岖,也无需他人扶持,显示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和对身体健康的自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与决心。
绣岭温泓,自艳妃浴后,池水难澄。
至今千年粉臭,百里脂腥。
想当时,带得洗儿汤,倾入华清。
秦下客、往回过此,风来掩鼻趋行。辱没山灵。
并天炉腾。碧地灶烧红,不如浐河飘雪,灞水逆冰。
却教人、到与马嵬泥,一样看成。
君听取、渔阳鼙鼓,方知哲妇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