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方(běi fāng)的意思:指北方的地区或方位。
边烽(biān fēng)的意思:边境上的烽火。比喻战争、冲突不断的边界地区。
传警(chuán jǐng)的意思:传递警报或信息。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回銮(huí luán)的意思:指君主返回都城,也用来比喻回到原来的位置或状态。
甲马(jiǎ mǎ)的意思:指第一名的马,也用来形容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色、排名第一的人或物。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六师(liù shī)的意思:指六个教师,也可指六个老师或教育工作者。
民力(mín lì)的意思:指民众的力量,也可指国家的实力。
千山(qiān shān)的意思:指很多山,形容山势磅礴、连绵不尽。
亲征(qīn zhēng)的意思:亲自率领军队出征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驱驰(qū chí)的意思:快速行驶或奔跑;迅速驱赶或驱逐。
日度(rì dù)的意思:每日,每天。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西北(xī běi)的意思:指方向为西北,也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意志和勇敢向前的精神。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小臣(xiǎo chén)的意思:指官员的低级职位或地位较低的人。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战功(zhàn gōng)的意思:指在战争中取得的功绩或战斗的成就。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所作的《书草萍驿二首(其一)》。诗人以战争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深忧虑。首联“一战功成未足奇,亲征消息尚堪危”,揭示了即使战争初见成效也不应掉以轻心,因为前线的紧张局势仍然令人担忧。颔联“边烽西北方传警,民力东南已尽疲”进一步描绘了战事的严峻,西北边境烽火连天,而东南地区因战争已疲惫不堪。
颈联“万里秋风嘶甲马,千山斜日度旌旗”,通过描绘战场景象,展现了大军行进的壮阔与艰辛,秋风中战马嘶鸣,夕阳下旗帜飘扬,气氛悲壮。尾联“小臣何尔驱驰急?欲请回銮罢六师”直抒胸臆,诗人自问为何如此奔波劳碌,希望能劝说皇帝停止征伐,让疲惫的军队回归。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战争的忧虑,又有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体现了王守仁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早春会王逵主人得蓬字
今年华鬓色,半在故人中。
欲写无穷恨,先期一醉同。
绿丛犹覆雪,红萼已凋风。
莫负归山契,君看陌上蓬。
送樊兵曹潭州谒韦大夫
塞鸿归欲尽,北客始辞春。
零桂虽逢竹,湘川少见人。
江花铺浅水,山木暗残春。
修刺辕门里,多怜尔为亲。
哭贾岛
秦楼吟苦夜,南望只悲君。
一宦终遐徼,千山隔旅坟。
恨声流蜀魄,冤气入湘云。
无限风骚句,时来日夜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