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苟活(gǒu huó)的意思:勉强维持生活,苦苦糊口
胡虏(hú lǔ)的意思:指外族侵略者或敌人。
龙门(lóng mén)的意思:指高门槛、高难度的考试或选拔机会,也可指突破重重困难、获得成功的机会。
妙言(miào yán)的意思:指言辞巧妙、富有智慧,能够引起共鸣或启发他人思考的言辞。
排墙(pái qiáng)的意思:指一排连续的墙壁或屏障,比喻一群人或事物依次排列,形成坚固的防线。
消摇(xiāo yáo)的意思:指摇动、震动消失。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玉麈(yù zhǔ)的意思:形容人的美德高尚,品行端正。
- 注释
- 玉麈:一种玉柄麈尾,古人用来拂尘或驱赶蚊蝇,也象征文人风雅。
妙言:巧妙而富有深意的话语。
清流:清澈的流水,比喻高尚的人才或事物。
龙门:古代神话中的龙门,比喻登高显贵的机会或理想之地。
苟活:勉强维持生存,含有屈辱之意。
胡虏:对敌人的蔑称,这里可能指侵略者。
夜半:深夜。
排墙:翻越城墙,暗指逃亡或叛逃。
冤:冤屈。
- 翻译
- 他手持玉麈,谈吐机智,妙语连珠。
他把清澈的流水比作龙门,寓意着高远的理想。
- 鉴赏
这首诗作于宋代,由诗人邓林所创,题目为《王夷甫》。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颇为精妙,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古人对于才华横溢与清流浩荡的赞美之情。
首句“玉麈消摇吐妙言”以玉麈比喻王夷甫的文采,形容其言谈举止如同玉麈般优雅而又充满魅力。"消摇"二字传递出一种从容不迫、自在悠然的姿态,而"吐妙言"则直接点出了王夷甫才华横溢,口若悬河。
次句“清流都指作龙门”将王夷甫的文采比喻为清澈见底的溪流,而这溪流所指向的“龙门”,在古代乃是鱼跃龙门成龙之地,暗示着王夷甫如同一条跃龙门而成就非凡的才子。
第三句“白头苟活尊胡虏”中,“白头”指的是年老的诗人,而“苟活”则是对其生存状态的一种隐喻。"尊胡虏"则意味着诗人对于王夷甫的敬仰之情,视其如同远古神秘而强大的胡虏。
末句“夜半排墙未是冤”表达了诗人对王夷甫遭遇不幸的感慨。在寂静的夜晚,墙头排立着守望者,这里用"排墙"形容王夷甫在黑暗中遭受磨难,而“未是冤”则表达了诗人对其遭遇的同情与不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神秘动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于才子王夷甫的崇拜之情,并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于才华、命运以及历史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乙卯昼锦堂同赏牡丹
从来三月赏芳妍,开晚今逢首夏天。
料得东君私此老,且留西子久当筵。
柳丝偷学伤春绪,榆荚争飞买笑钱。
我是至和亲植者,雨中相见似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