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楚歌十首·其七》
《楚歌十首·其七》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梁业雄图尽,遗孙世运消。

宣明徒有号,江汉相朝

碑碣临路,松枝半作樵。

唯馀开圣寺,犹学武皇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碑碣(bēi jié)的意思:指石碑或石刻,也泛指纪念碑或标志物。

江汉(jiāng hàn)的意思:指江河的宽阔和汉水的湍急,比喻宽广的胸怀和奔放的气概。

临路(lín lù)的意思:指临近目的地或即将到达的地方。

世运(shì yùn)的意思:指世界的运行和变迁,也指人世间的命运和时运。

武皇(wǔ huáng)的意思:指武功盖世、威名远播的皇帝。

相朝(xiāng cháo)的意思:相互对望,面对面地朝着同一个方向。

雄图(xióng tú)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计划或雄心勃勃的事业。

宣明(xuān míng)的意思:公开宣布或宣扬真理,揭示事实真相。

注释
梁业:梁朝的基业。
雄图:宏伟的计划或抱负。
遗孙:遗留下来的子孙。
世运:时代的运势。
宣明:显赫的、光明正大的,这里指代的是名义上的荣耀。
徒有号:只有名号,没有实际内容或力量。
江汉:长江和汉水,代指国家的统一或政权的汇聚。
不相朝:不再汇聚,比喻政权分裂。
碑碣:墓碑或纪念碑。
高临路:高高地耸立在路旁。
松枝:松树的枝条。
半作樵:一半被砍来当柴烧。
唯馀:只剩下。
开圣寺:一个特定的寺庙名称,这里象征着过去的遗迹。
犹学:仍然模仿。
武皇妖:武则天的奢华和怪异行为,'妖'在此处带有贬义,指不正当或过分的奢华。
翻译
梁朝的宏伟事业和雄心壮志都已终结,遗留下的子孙们的运势也在消逝。
虽然有着显赫的称号,但政权却像长江与汉水不再汇聚一样,无法团结一致。
高大的墓碑矗立在路边,显赫一时,如今松树的枝条也被砍来做柴火。
只剩下开圣寺还在那里,却依然效仿着武则天的奢华与怪诞。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战乱后景象的诗,充满了悲凉和无奈的情感。开篇“梁业雄图尽,遗孙世运消”两句,通过对比过去繁华而今已衰败的建筑与家族,从宏观角度写出了时光变迁、盛极必衰的历史沧桑感。

接着,“宣明徒有号,江汉不相朝”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繁荣如今已成空名的哀叹,以及面对长江与汉水依旧流淌却已无复往日辉煌景象的无奈。

“碑碣高临路,松枝半作樵”则具体描绘了战后废墟的景象:高耸的碑碣旁边,是长满了松枝的小径,这些原本应该是纪念过去功绩的碑碣,如今却只能成为樵夫拾柴的地方,透露出一股荒凉与凄楚。

最后,“唯馀开圣寺,犹学武皇妖”则表现出诗人对于即使在破败的庙宇中也依然有人模仿古代帝王的荒唐之举的感慨。这里所谓“武皇”,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强权统治者,他们的形象和行为被后人模仿,但已失去了昔日的光辉,显得尤为可悲。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战乱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英雄末路以及民生凄苦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游员常寺·其七

晚凉欹枕罢,振策复山行。

冉冉云穿袖,迢迢谷递声。

平原天际尽,孤屿海中明。

忽觉襟期远,呼觞坐自倾。

(0)

春日屏居四首·其二

窗明临片石,几净对幽琴。

空境超非想,无弦有至音。

(0)

和彭别驾石屋登锡山观五湖之作

锡岭披前迹,丹邱出上方。

七盘凌绝磴,千仞俯沧浪。

鸟道浮天碧,鲸波落日黄。

玄珠遗罔象,白石起群羊。

陵谷推迁外,蓬瀛飘渺乡。

云谣惜荒宴,万里泛琼觞。

(0)

初归

照眼芙蕖薄宦回,欢迎稚子驾船来。

携亲不敢携鱼鲊,裕后何妨剩砚台。

漫说风波满平地,且呼朋旧共深杯。

酒酣拔剑婆娑舞,自笑丹心老未灰。

(0)

送李参政还吴

武略雄才出陇西,牙旗玉帐驻梁溪。

已知马援能匡汉,孰谓樊侯久失齐。

百物意荣春雨足,三台影落晓天低。

澹烟芳草沙堤软,一路东风万马嘶。

(0)

早秋

为爱新秋至,朝来步水滨。

微风犹未起,凉意满青蘋。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