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竹枝词·其六》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地区乡村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地的生活风貌。首句“马迹牛洼辙路交”生动地勾勒出乡村小路上马蹄与牛蹄交错留下的痕迹,形象地展示了农耕社会的日常景象。接着,“草场墟市数衡茅”则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自然风光与集市的热闹场景,衡茅指的是排列整齐的茅屋,暗示了乡村居民的简朴生活。
“分明一带邳州道,杨柳年来换竹苞。”这两句将视野拉远,仿佛引导读者穿越了一段历史长河,来到了另一个地方——邳州道,这里似乎有着不同的景致。然而,通过“杨柳年来换竹苞”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将时空转换与情感寄托融合在一起,暗示着岁月更迭,四季轮回,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变迁与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台湾乡村的独特风情,以及诗人对于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秣陵怀古
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
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