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赋 芷 宋 /邓 深 缥 裁 衣 袂 紫 中 单 ,触 眼 亭 亭 露 未 乾 。态 度 全 然 逼 然 蕙 ,馨 香 的 不 让 春 兰 。数 枝 潇 洒 北 窗 昼 ,一 室 清 幽 六 月 寒 。了 不 知 名 疑 是 芷 ,赋 前 诗 后 两 存 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让(bù ràng)的意思:不允许或不让步。
裁衣(cái yī)的意思:裁剪衣服,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调整。
触眼(chù yǎn)的意思:触动眼睛,引起注意。
春兰(chūn lán)的意思:春天盛开的兰花,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了不(liǎo bù)的意思:表示事情已经完成或已经彻底了结,没有任何遗憾。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清幽(qīng yōu)的意思:宁静幽雅,清净幽深。
全然(quán rán)的意思:完全,彻底,毫无保留
态度(tài dù)的意思:指个人或团体对待事物或对他人的看法、态度、立场和行动方式。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潇洒(xiāo sǎ)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态度轻松自如,不受拘束
馨香(xīn xiāng)的意思:形容香气扑鼻,令人愉悦。
衣袂(yī mèi)的意思:指衣袖,也用来形容衣袖飘动的样子。比喻人物的声望、威望或影响力。
知名(zhī míng)的意思:广为人知,名声大。
中单(zhōng dān)的意思:指在比赛或竞争中处于中间位置或中等水平的人或物。
- 注释
- 缥:轻薄的。
裁:裁剪。
袂:衣袖。
亭亭:姿态优美的样子。
露:露水。
秋蕙:秋天的蕙草,比喻高雅的品格。
春兰:春天的兰花,象征香气。
潇洒:悠然自得的样子。
清幽:清静而幽深。
了不知名:不知道它们的名字。
疑是:怀疑是。
芷:一种香草,古人常用以比喻高洁之士。
赋前诗后:写诗前后。
- 翻译
- 轻薄的紫色衣裳如丝缕,沾湿后还带着露水未干。
姿态优美如同秋天的蕙草,香气馥郁不亚于春天的兰花。
几枝兰花在北窗下悠然自得,即使夏日六月,室内也清凉如冬。
它们默默无闻,让人疑惑是否是芷草,无论是写诗之前还是之后,都值得长久欣赏。
- 鉴赏
缥裁衣袂紫中单,触眼亭亭露未乾。这两句描绘出早晨花草上挂着露珠的生动景象,其中“缥裁”一词形容细腻精致之意,“紫中单”指的是轻薄透明的纱质衣物,而“触眼”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景色的直接感受,通过“亭亭”二字传达出一种清晨花草间露珠未干的静谧氛围。
态度全然逼秋蕙,馨香的不让春兰。这两句进一步描写了植物的生长状态和香气,其中“态度”指的是植物的生长姿态,“全然”则强调其完整而完美的形象。“逼秋蕙”表明这种植物即便在秋季也能保持其鲜艳,甚至超过其他花卉。诗中通过对香气的描述,展现了这些植物的生命力和独特之处。
数枝潇洒北窗昼,一室清幽六月寒。这两句转换场景,描绘出室内的情状。“数枝”指的是几枝花卉被移植到室内,“潇洒”形容其自然而不做作的样子。“北窗昼”则是说这些花卉摆放在朝北的窗户旁,即使在白天也不失为一种清凉之境。最后一句“一室清幽六月寒”则进一步强调了室内的清静和夏末的凉爽感受。
了不知名疑是芷,赋前诗后两存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花卉名字的好奇与不确定,以及对之前写过的诗篇进行再次审视和保留的意愿。“了不知名”显示出一种探索未知的精神,而“疑是芷”则可能暗示着诗中描述的植物有可能就是“芷”,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指代某种香草。最后,“赋前诗后两存看”表明诗人对自己创作的珍视和反复咀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观察与感受,以及对于生命活力和香气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艺术上的自省与追求,对于自己创作的珍视和不懈追求完美之心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惠休师浮海如吴
游吴兴不浅,真欲跨冥鸿。
岂畏海波险,自明禅性空。
柁楼瞻北斗,帆索张东风。
我欲江南去,音书却易通。
双泉轩赠太平守梁正叔
开池得双泉,因泉构华屋。
池中种菱荇,池上列花竹。
与春蘸新红,遇风摇净绿。
轻鸥自飞舞,纤鳞随出缩。
操舟往江海,端忧龙蜃触。
卷衣入山林,而防虎狼欲。
岂如一凭栏,俯仰快心目。
朝吟吟有馀,暮醉醉不足。
双泉长涓涓,比公享天禄。
公归民怀公,听我双泉曲。
谢魏户曹惠酒
官醪不许买,兵酝未尝得。
愁杀避俗翁,甘为独醒客。
缘何魏夫子,心仁生悯恻。
双壶辄分送,涸鳞被甘泽。
铛杓再施设,并欲醉君德。
百川供长虹,叱吒天地窄。
尽从秋水来,大笑问河伯。
胡为辨牛马,滟滟浮月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