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托碧琅天,身在水精阙。
何来在砌蛩,振羽数声发。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豪兴(háo xìng)的意思:形容雄壮豪放的兴盛和繁荣。
来者(lái zhě)的意思:指来的人或事物。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审音(shěn yīn)的意思:审查声音,指对声音进行仔细的辨别和判定。
时节(shí jié)的意思:指特定的季节或时期,也可指特定的时机。
水精(shuǐ jīng)的意思:指水中的精灵或精怪。
通灵(tōng líng)的意思:指能够与灵魂或灵体进行沟通,亦可指人与人之间沟通无障碍。
物类(wù lèi)的意思:指各种不同的事物、物品。
无住(wú zhù)的意思:指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栖身之处。
信物(xìn wù)的意思:信物指的是一种能够代表或证明事物真实性、存在或关系的物品。在古代,信物常常用于表示友谊、爱情或者某种承诺,并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被广泛使用。
兴生(xīng shēng)的意思:兴盛、繁荣的生活或事物
怡悦(yí yuè)的意思:形容心情愉悦、欢喜。
振羽(zhèn yǔ)的意思:指振奋羽翼,重新展翅高飞的意思。
朱明(zhū míng)的意思:形容光明照耀、明亮夺目。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闻蛩》。诗中描绘了诗人于晚凉之际,乘舟赏月的情景,心境与自然和谐共融,通过听闻蛩声,感受到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宁静喜悦。
首句“晚凉豪兴生,刺舟载明月”,描绘了一幅月下泛舟的景象,晚风轻拂,带来一丝凉意,激发了诗人的豪情逸兴,他划动小舟,载着一轮明月,悠然自得地游荡在水面上。
接着,“心托碧琅天,身在水精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自然的交融。碧琅天,指的是清澈透明的天空,象征着纯净的心境;水精阙,则是水中宫殿的隐喻,暗示诗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何来在砌蛩,振羽数声发”描绘了诗人听到蛩声的情景。蛩,即蟋蟀,其鸣声在秋夜尤为明显。诗人好奇地询问这声音从何处传来,随后听到了几声清脆的蟋蟀鸣叫。
“协候方朱明,审音报商越”则揭示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力。朱明,指夏至后的时节,商越则是五音中的商音和越音,分别代表秋季和冬季。诗人通过蟋蟀的鸣叫声,感知到了季节的更迭,仿佛它们在为即将到来的秋季报讯。
最后,“通灵信物类,不与惟时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他认为,蟋蟀的鸣叫不仅是季节变换的信号,更是自然界的一种“通灵信物”,能够传达出宇宙间微妙而深邃的信息。
“来者复无住,知然却怡悦”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现象时的平和心态。他知道,世间万物都有其规律和周期,无论是来去还是变化,都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因此,他以一种怡然自得的态度,欣赏并接纳这一切,从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晚凉泛舟、月色、自然声音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季节更替的敏感感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哲理的独到见解。
只者些儿把得牢,跨门便见眼尤高。
深冤结尽却扫去,业果熟时何处逃。
荼蘼殿春春云徂,芳庭过雨红欲无。
一晴不雨苦阳久,四五十日瞻天衢。
黄尘陆涨草树暗,积水戽乾河港枯。
秧犹未插莠如棘,田已不胜龟拆涂。
沈牛投虎竟茫昧,死鹬脯蚌才斯须。
蜿蜒展转不肯寤,山川尸素方宁居。
困鱼止陆相喣濡,斗升未必副所需。
元首股肱本同德,熙怡和乐绵九区。
万几总览天所见,十目所视吾谁谀。
商羊弗见来庭除,旱魃妄冀逃天诛。
曩闻尺箠笞单于,岂不足将雷电驱。
不须决海戒覆车,不须挽河洗潢洿。
只愿闭门十日雨,四海凉生毙九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