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坊(bǎo fāng)的意思:指珍贵的礼物或宝物。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二方(èr fāng)的意思:指两方面、两个方向。
濠梁(háo liáng)的意思:濠梁是指城墙或堤坝上的悬崖峭壁,也用来比喻高耸的大楼或高大的山峰。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令王(lìng wáng)的意思:指令君主或者上级的命令,也可以指令人行事的权威和威信。
山光(shān guāng)的意思:山光指的是山上的光线,比喻景色优美、光明照人。
魏阙(wèi quē)的意思:指人才被埋没,没有得到发挥的机会。
消闲(xiāo xián)的意思:消除烦闷,解除压力,使心情舒畅。
袖手(xiù shǒu)的意思:双手藏在袖子里,不做任何事情。
用舍(yòng shè)的意思:指精打细算,节省用度。
幽壑(yōu hè)的意思:指深邃幽静的山谷或峡谷。
竹院(zhú yuàn)的意思:指竹子围成的院子。
- 注释
- 柴门:简陋的木门。
寂寂:安静无声。
魏阙:古代宫门外两边的高台,代指朝廷。
阌乡:地名,古代的一个县。
藕塘:种有莲藕的池塘。
幽壑:深谷。
宝坊:繁华市区或热闹的街市。
用舍:任用或废弃,指官职的升降。
濠梁:濠水之滨,借指清静之地。
- 翻译
- 柴门静静地关闭着,山色映照其中,客人来访时,我只有两样简餐相待。
谁能推荐像唐衢那样的人才回归朝廷,又怎会让王适这样的人才老死在阌乡这样的小地方。
傍晚时分,我在藕塘边欣赏幽深的山谷,竹林小院则成为我悠闲时的去处,靠近繁华市区。
对于官场的升降沉浮,我暂时选择旁观,难道真正的快乐不在濠梁这样的清静之地吗?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名为《次韵隐者陈无隅(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写给隐逸之人的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柴门寂寂闭山光,客至供糜有二方。"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幽静的自然环境和简朴的隐居生活。"柴门"指的是用柴草编织的门,形容隐逸之人居住的地方与世隔绝;"寂寂闭山光"则是说这里四周被高大的山峦所环抱,阳光难以直射进来,显得十分幽深。"客至供糜有二方"表明即使有客人到访,也不过是简单地提供一些粗茶淡饭,即那“二方”可能指的是两盘简单的食品。
"谁荐唐衢归魏阙,肯令王适老阌乡。"
这两句中,“谁荐唐衢归魏阙”,这里的“唐衢”和“魏阙”都是地名,用来比喻隐逸之人的高洁品格;"肯令王适老阌乡"则是说愿意让王适这样的人在深山中安度晚年,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藕塘待晚对幽壑,竹院消闲近宝坊。"
这两句描述的是隐逸之人的日常生活和环境。“藕塘”是指一片被莎草覆盖的小溪旁;“待晚对幽壑”则是在这样的地方等待着夜幕的降临,环境既美丽又宁静;"竹院消闲近宝坊"则描绘了隐逸之人在竹林环抱的庭院中度过悠然自得的闲适时光,并且离喧嚣的市镇不远。
"用舍由时姑袖手,岂无真乐在濠梁。"
这两句表达的是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解和赞美。“用舍由时”意味着随遇而安,不强求什么;“姑袖手”则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即使不去做任何事情也是一个选择;"岂无真乐在濠梁"则是说在这样的一种自然环境中,能找到真正的快乐。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其一送梁光禄葵石赴补之京和苍岩宗伯原韵
征鞍乍整,暂徘徊分手,驿桥枫叶。
十载灞陵高卧稳,恋阙此心常北。
玉勒朝天,金门据地,双眼今还白。
笑看赌墅,莫教屐齿轻折。
漫说五岳堪游,二疏同去,拂袖匆匆别。
大隐君门谁得似,煮就芝田丹石。
扬子休嘲,稚圭莫诮,早定千秋业。
叮咛猿鹤,疏林依旧霜月。
金缕曲·其八题汤龙门《仿颠图》
不愿家居老,一扁舟,一书一画,凭君游眺。
怕与人闲共征逐,万事学颠最好。
知省却,闲愁多少,料得骊珠探在手,笑纷纷,馀子皆鳞爪,波浪阔,梦魂绕。
浮生无计驱烦恼,怪先生,能知海岳,当时怀抱。
二十年来尘世驻,厌绝名场扰扰,把笔砚,应都焚了。
气吐长虹挥手去,好从君,共打沧江棹,放眼界,九州小。
满江红·其二十一题悔庵小影和元韵二调
才子风流,闻乙夜、重瞳曾许。
桃林塞、射生击鹿,为东道主。
油幕忆觞孤竹月,紫骝厌踏庐龙雨。
且归休、花径更三三,堪游处。鸡豚社,吾能与。
应刘宴,人延伫。羡歌场新拍,骚坛雄踞。
裂石穿云吹铁笛,陈诗说礼鼍鸣鼓。
啜其醨、车畔有三驺,呼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