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城南茅屋》
《城南茅屋》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韦杜城南尺五天,东风花柳醉歌前。

岂如茅屋青松下,扫榻焚香七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尺五(chǐ wǔ)的意思:形容人身材矮小,指个子矮。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焚香(fén xiāng)的意思:燃烧香烟以表示敬意或祈祷

风花(fēng huā)的意思:指风吹花落,形容景物美丽的样子。

花柳(huā liǔ)的意思:指妓院或妓女。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七弦(qī xián)的意思:形容琴声优美动听。

青松(qīng sōng)的意思:指品质高尚、坚定不移的人或事物。

扫榻(sǎo tà)的意思:指拂去床上的尘土,比喻清除害羞、犹豫、顾忌等心理障碍,勇往直前。

松下(sōng xià)的意思:指高山巍峨,林木茂盛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才辈出、学术发达的地方。

韦杜(wéi dù)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辞或文章极为华丽、辞藻堆砌。

五天(wǔ tiān)的意思:形容时间很短暂,转眼即逝。

尺五天(chǐ wǔ tiān)的意思:形容时间非常短暂,一眨眼的功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高雅的生活场景,通过对比韦杜城南的繁华与热闹,以及城南茅屋下的淡泊与宁静,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

首句“韦杜城南尺五天”,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韦杜城南的辽阔与高远,仿佛与天相接,暗示了城市的繁华与距离感。接着,“东风花柳醉歌前”一句,通过春风、花柳和歌声,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画面,表达了城市生活的热闹与欢愉。

然而,诗人的目光并未停留在城市的喧嚣中,而是转向了“城南茅屋”的另一番景象。“岂如茅屋青松下,扫榻焚香抚七弦”,这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和内心平静的追求。在青松之下,诗人扫净榻席,焚香静坐,弹奏七弦琴,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心灵纯净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状态与韦杜城南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更突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两种截然不同生活方式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渴望,以及对物质繁华背后精神世界的反思。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偈二首·其一

一趯趯翻四大海,一拳拳倒须弥山。

佛祖位中留不住,又吹渔笛汩罗湾。

(0)

颂古三十八首·其二十

狗子佛性无,宝剑出规模。

落在将军手,横按立当途。

(0)

黄龙三关·其三

人人有个生缘,各各透彻机先。

那吒析骨还父,五祖岂藉爷缘。

(0)

偈颂八十七首·其三十三

天下法窟丛林,四月初一结制。

无门逐恶随邪,要效死心旧例,普请诸人脑门著地。

(0)

头袖

四海英灵俱夺下,铜头铁额总兜来。

莫怪无门施毒手,揭翻脑盖顶门开。

(0)

晚次江陵

楚路接江陵,倦行愁问程。

异乡无旧识,多难足离情。

落日悬秋树,寒芜上废城。

前山不可望,断续暮猿声。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