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刘元白作邑金溪兼省觐》
《赠刘元白作邑金溪兼省觐》全文
明 / 黄廷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南省平衡藻,奎文玉楼

眼青看自惬,心赤利应愁。

折柳春色传花水头

夕阳山外度,□隔木兰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传花(chuán huā)的意思:指事物传递、转移、转换等过程。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奎文(kuí wén)的意思:指文采出众、才华横溢的人。

兰舟(lán zhōu)的意思:形容文采出众、才情高雅的人。

木兰(mù lán)的意思:指女子扮男装或女子代替男子去从军的事情。

南省(nán shěng)的意思:指不再受人瞩目,不再引起关注或重视。

平衡(píng héng)的意思:指保持事物各个方面的相对稳定和谐状态,不偏向任何一方。

山外(shā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嚣、宁静幽远的地方。

水头(shuǐ tóu)的意思:水流的起点,也指事物的源头或起始阶段。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眼青(yǎn qīng)的意思:形容眼睛有神采,明亮有神。

阳山(yáng shān)的意思:指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被困难所压倒。

玉楼(yù lóu)的意思:指美丽华丽的宫殿或楼阁。

折柳(zhé liǔ)的意思:指离别时伤感的情绪。

木兰舟(mù lán zhōu)的意思:指以木兰花为装饰的船只,比喻美丽的女子。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廷用的《赠刘元白作邑金溪兼省觐》描绘了一幅清新又带有些许离愁的画面。首句“南省平衡藻”可能指的是南方的湖光水色,藻影摇曳,显得平静而和谐。"奎文映玉楼"则暗示了刘元白所居之地的文雅与贵气,如奎星般的文化光芒照耀着玉楼。

"眼青看自惬",诗人以青色的眼眸欣赏这美景,感到心旷神怡。然而,“心赤利应愁”,又透露出一丝淡淡的离别之忧,暗示着刘元白即将离开金溪去省府任职,心中难免有所挂念。

“折柳怜春色”借古人折柳送别的习俗,表达了对春天景色和友人的留恋。"传花向水头"进一步描绘了聚会中传递花朵的欢乐场景,但随着花朵被送到水边,也预示着离别时刻的到来。

最后一句“夕阳山外度,□隔木兰舟”,描绘了夕阳西下,刘元白乘舟远去,山水相隔,画面凄美,给人留下深深的思念之情。此处的“□隔”可能是“远隔”或“孤隔”的意思,强化了离别的意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作者介绍

黄廷用
朝代:明

(1500—1566)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又被论罢归。倭寇陷莆田,被俘,历五月乃得归。有《少村漫稿》。
猜你喜欢

马上作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边草 一作:边月)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0)

大风雨中作

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

屋漏不可支,窗户俱有声。

乌鸢堕地死,鸡犬噤不鸣。

老病无避处,起坐徒叹惊。

三年稼如云,一旦败垂成。

夫岂或使之,忧乃及躬耕。

邻曲无人色,妇子泪纵横。

且抽架上书,洪范推五行。

(0)

旅次石头岸

行行石头岸,身事两相违。

旧国日边远,故人江上稀。

水声寒不尽,山色暮相依。

惆怅未成语,数行鸦又飞。

(0)

黄山云海歌

黄岳凌空数千仞,千岩万壑含精蕴。

有时喷薄结成云,弥山遍谷皆缤纷。

平铺峰顶滔天白,五更变幻长空色。

望中汹涌如惊涛,天风震撼大海潮。

有峰高出惊涛上,宛然舟楫随波漾。

山巅古木气萧疏,何似桅樯列画图。

风渐起兮波渐涌,一望无涯心震恐。

山尖小露如垒石,高处如何同泽国。

斯为大地一奇观,狮子峰头最耐看。

云蒸山顶成沧海,云消山色依然在。

须臾旸谷辉乍腾,片时沧海忽消沈。

乱云漠漠归岩壑,山顶波涛不复作。

峰峰依旧插晴空,千年绝壁留仙踪。

(0)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彫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0)

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