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庵挟四技,每技探易赜。
技分易不精,君独精以密。
四事君尽兼,惧君苦形役。
八面(bā miàn)的意思:形容面面俱到,周到全面。
八方(bā fāng)的意思:八个方向,指各个方面、各个地方。
百亿(bǎi yì)的意思:指数量巨大、极其庞大的数量。
不精(bù jīng)的意思:不专心、不用心
仓扁(cāng biǎn)的意思:形容仓库堆满了货物,密密麻麻。
垂名(chuí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卓著,声誉显赫。
错出(cuò chū)的意思:错误地离开或出现
大道(dà dào)的意思:指道路、道义、规律等广泛而深远的事物。
道术(dào shù)的意思:道术指的是道家学说中的修道方法和技巧。在这里,“道”指的是道家哲学中的道,即宇宙的规律和道德的准则,“术”则指的是技艺和方法。
得法(dé fǎ)的意思:得法指的是做事情符合规律、合乎道理,能够取得理想的结果。
等籍(děng jí)的意思:指等待的时间很长。
二致(èr zhì)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或者观点达到一致,意见相同。
方术(fāng shù)的意思:指狡猾的手段或诡计。
甘心(gān xīn)的意思:心甘情愿,乐意接受某种不如意或不利的情况。
轨革(guǐ gé)的意思:指改革创新,革除陈规旧习。
归一(guī yī)的意思:指回归一体,回归原点,恢复最初状态。
化身(huà shēn)的意思:指某种形象或特征在另一种形象或特征中得到体现或表现。
汇寄(huì jì)的意思:指寄托、寄送,也可指聚集、集中。
籍籍(jí jí)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状况艰苦、困顿。
锦囊(jǐn náng)的意思:锦囊是指一个装有各种物品或信息的袋子,比喻储藏着宝贵的东西或有用的计策。
九流(jiǔ liú)的意思:指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才。
九轨(jiǔ guǐ)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坚定不移,毫不动摇。
九达(jiǔ dá)的意思:指能达到九次之多,形容非常勤奋,极其努力。
譬犹(pì yóu)的意思:类似于,比喻为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什伯(shí bǎi)的意思:形容人勇敢无畏,不怕困难和危险。
殊途(shū tú)的意思:指不同的人或事物采取了不同的道路或方法。
所由(suǒ yóu)的意思:指原因、缘故。
所得(suǒ de)的意思:指个人或团体在某种活动中所得到的利益或收益。
万汇(wàn huì)的意思:指众多的人或事物汇聚在一起。
韦编(wéi biān)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琐碎、杂乱。
形役(xíng yì)的意思:指外表上看起来有用,实际上没有任何作用或价值。
易道(yì dào)的意思:易于理解的道理或方法。
一易(yī yì)的意思:指事物变化迅速,转眼之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应世(yìng shì)的意思:应对时代的变化和需求,适应社会环境。
至理(zhì lǐ)的意思:指最正确、最合乎道理的观点或理论。
这首诗名为《赠术士邵易庵》,出自北宋时期的文人何梦桂之手。诗中的“易”指的是《易经》,即中国古代的一部典籍,包含了哲学、宇宙观和占卜等多方面的知识。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易经》深邃内涵的描绘,以及对术士邵易庵的赞美,展现了自己对于《易经》的理解与敬仰。
开篇“易道皆万变,万汇寄一易”表达了《易经》的哲学思想,即万物皆有变化,但这些变化又归于一个根本。接着,“大道降九流,至理散方术”则进一步阐述了《易经》蕴含的深邃哲理,它能够贯穿一切、解答各种疑难。
在“譬犹八面窗,八方可从入”与“譬犹九达衢,九轨所由出”中,作者以窗与衢(街)为喻,比喻《易经》的广博和深邃,如同可以从各个方向进入的空间,或者说是通往各处的道路。
“道术虽二致,殊途极归一”则指出了尽管《易经》中的道与术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最终都指向一个统一的真理。紧接着,“得医为仓扁,得法为轨革”用医治疾病和制作车辆的比喻,表达了掌握《易经》的重要性。
“郭氏探锦囊,甘心步璇历”中的“郭氏”可能是指古代著名的占星家郭璞,而“探锦囊”则象征着深入理解和探索。"甘心步璇历"则表达了对《易经》研究的乐在其中。
下文“勿谓所执微,垂名等籍籍”劝诫读者不要认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微不足道,而应当努力使自己的学问与古人相媲美。接着,“易庵挟四技,每技探易赜”中的“邵易庵”应是指诗中所贺之人,"每技探易赜"则表达了他在《易经》研究上的精进与深入。
“技分易不精,君独精以密”赞扬的是邵易庵在《易经》研究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而其他人则难以企及。紧接着,“我愧绝韦编,所得止一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学问感到自卑,只能勉强算得上是一点浅薄的理解。
最后,“一画未为病,错出已什伯”则是说即使只有一点浅薄的理解,也会有许多错误出现。"四事君尽兼,惧君苦形役"表达了对邵易庵在《易经》研究上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辛勤劳作的敬佩与忧虑。而“持此应世间,化身须百亿”则是期望通过对《易经》的深入研究,为世人带来无尽的智慧光芒。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易经》的崇敬之情,也彰显了邵易庵在该领域内的卓越成就和深厚造诣。
禁籞森木天,文昌尔璇汉。
风色飞廉馆,波文属玉观。
银虬隐自鸣,金鸱对如玩。
薜衣绣丹涩,蜗书吐玄灿。
亭亭钟山秀,罘罳何历乱。
务简化日舒,兴言染柔翰。
即事台可悦,奚必休请浣。
敢用蓬户观,夕从朱门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