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折杨柳歌·其二》
《折杨柳歌·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齐]韵

不惜杨柳孟津杨柳西。

本是虏家女,嫁作汉儿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惜(bù xī)的意思:不计较付出,毫不吝惜

汉儿(hàn ér)的意思:指勇敢、刚强的男子。

孟津(mèng jīn)的意思:孟津是一个历史名词,指的是古代中国河南省洛阳市一带的津渡,也用来比喻艰难险阻的过程。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折杨(shé yáng)的意思:指砍伐杨树,比喻毁灭、摧毁。

折杨柳(shé yáng liǔ)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坚定,不易动摇。

鉴赏

这首诗《折杨柳歌(其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折柳送别的场景,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与对离别之痛的感慨。

“不惜折杨柳”,开篇便以“不惜”二字点出主人公对离别之事的豁达态度,虽知折柳意味着离别,却依然愿意为之,展现出一种深情与无奈并存的情感。接着,“孟津杨柳西”一句,将地点明确为孟津,而“杨柳西”则暗示了送别者与被送者即将分别的方向,营造出一种空间上的距离感和时间上的流逝感。

“本是虏家女,嫁作汉儿妻。”这一句则揭示了主人公的身份背景,她原本是北方(虏家)的女子,却嫁给了南方(汉儿)之人,这样的婚姻跨越了民族界限,象征着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之间的融合与交流。同时,这也暗含了历史上的民族交融与文化碰撞,以及个体命运在历史洪流中的微小与复杂。

整首诗通过对折柳送别的细节描绘,以及对主人公身份的揭示,展现了离别时的深情与不舍,同时也触及了历史与文化的深层主题,让人在欣赏诗歌之美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历史情感与文化思考。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有个汉自从旷大劫,无住亦无依。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朝到西天,暮归东土。

(0)

赏南枝

暮冬天地闭,正柔木冻折,瑞雪飘飞。

对景见南山,岭梅露、几点清雅容姿。

丹染萼、玉缀枝。又岂是、一阳有私。

大抵是、化工独许,使占却先时。霜威莫苦凌持。

此花根性,想群卉争知。

贵用在和羹,三春里、不管绿是红非。

攀赏处、宜酒卮。醉捻嗅、幽香更奇。

倚阑干、仗何人去,嘱羌管休吹。

(0)

寓居吴兴

相对真成泣楚囚,遂无末策到神州。

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

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

低回又作荆州梦,落日孤云始欲愁。

(0)

湘春夜月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0)

题梅四首·其二

雪欺梅耶,抑梅欺雪。孤高之操,凛凛清绝。

(0)

满庭芳.三首

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渐酒空金榷,花困蓬瀛。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