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路闻鹧鸪》
《山路闻鹧鸪》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朝入翠微畔,钩辀雨外鸣。

声声行不得去去若为情。

苦竹湘南驿,黄茅岭外程。

乡心无那,闻尔泪沾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钩辀(gōu zhōu)的意思:指用钩子捕捉、抓住。

苦竹(kǔ zhú)的意思:形容人遭受磨难、痛苦的境况。

岭外(lǐng wài)的意思:指距离自己所在地较远的地方。

茅岭(máo lǐng)的意思:指高山。也比喻难以逾越的困难。

去去(qù qù)的意思:离开,走开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为情(wéi qíng)的意思:为了情感而做某事,出于情感而行动。

无那(wú nà)的意思:没有那么;并非如此

乡心(xiāng xīn)的意思: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心正(xīn zhèng)的意思:指人心纯正、思想正直,不偏不倚。

沾缨(zhān yīng)的意思:沾染战争的烟尘,指与战争有关,接触战争。

行不得(xíng bù dé)的意思:指行为不得法、不合规定或不被允许。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山路闻鹧鸪》描绘了一幅山间清晨的画面。首句“朝入翠微畔”,以早晨进入青翠山色中起笔,营造出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钩辀雨外鸣”中的“钩辀”是鹧鸪鸟的叫声,雨后的山野更显得其声清晰可闻,增添了孤独与寂寥之感。

“声声行不得,去去若为情”两句,通过鹧鸪的啼叫传达出一种无法前行、留恋不舍的情感,仿佛在诉说旅人的离愁别绪。诗人将鸟鸣与自己的心境巧妙地融合,赋予了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

“苦竹湘南驿,黄茅岭外程”进一步描绘了旅途的艰辛,苦竹和黄茅暗示了道路的荒凉,而湘南驿和岭外程则点明了诗人远离家乡的遥远路程。这两句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最后,“乡心正无那,闻尔泪沾缨”直抒胸臆,诗人因听到鹧鸪的啼叫而触动乡愁,泪水不禁沾湿了衣带,直接表达了那份浓烈的思乡之情。整首诗以鹧鸪的鸣叫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苦。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薄倖.出都感怀

栖栖何用。猛过眼、繁华一梦。

想刘阮,天台重到,尽有烟云供奉。

争向来、楼阁全迷,桃源闭了秦人洞。

叹影误杯蛇,宫临磨蝎,一骑长途独拥。

经过了,重重劫,仍未脱,尘中羁鞚。

等閒思抛却,堂前旧垒,辛勤多少香泥壅。

东君情重。算归来燕子,飞飞不离连霎栋。

秋风起矣,陌上车尘碾动。

(0)

青玉案·其二渡江有感

片帆絓处芦花白。痛年少、经兵革。

庾信江陵归未得。

教兵城下,高迁屯畔,一夜寒涛坼。

东来西往看如织。问谁是、当时客。

睹此芒芒百思集。

素车何在,乌鸢散尽,犹有人沾臆。

(0)

途中

万物皆有托,我生独无家。

蔓草野多露,眇眇天之涯。

亲戚不在旁,更与奴仆赊。

落日下长坂,悲风捲惊沙。

林依避猛虎,郊行畏长蛇。

封狐逐野鼠,跳踉当吾车。

村墟四五聚,索莫集昏鸦。

方投异乡迹,又悲远城笳。

抚剑向夜起,中心郁如麻。

微躯焉足惜,天道良可嗟。

云汉念乖阻,道路日已遐。

去去复何极,为君惜年华。

(0)

忆长安十首·其三

长安忆,其三忆臭虫。

天地不仁乃生尔,何缘独聚此城中。夜夜苦相逢。

(0)

何满子·其二

夜夜遥钟促漏,朝朝急莞清笳。

行见月圆还月缺,乡关犹隔三巴。

客里形容憔悴,愁看匣里菱花。

(0)

醉公子·其一街鼓

街鼓传三四。不见萧郎至。何物对裴回。

玉香独见鞋。锦衾空艳艳。沉水薰来厌。

休自听更筹。鸦啼金井头。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