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秋夜坐》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世(chū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从平凡或低微的地位或环境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或地位的意思。
独自(dú zì)的意思:单独、孤独地。
更深(gēng shēn)的意思:更加深入或更加深厚。
蛩声(qióng shēng)的意思:指孤寂无助的声音,形容人在困境中无人相助的悲凉情境。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石床(shí chuáng)的意思:指人在石头上睡觉,形容艰苦的生活环境。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下石(xià shí)的意思:指在别人已经失势时再加以打击或陷害,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 注释
- 微凉:形容秋天的凉意。
砧:捣衣石或捣衣棒。
满城:遍布全城。
林下:树林之下。
石床平:石制床面平整。
发:头发。
无端:无缘无故。
白:变白。
诗须出世清:写诗应追求超脱世俗的清净。
出世:超脱尘世。
清:清澈。
邻僧:隔壁的僧人。
同树影:共享树荫。
砌月:台阶上的月亮。
浸蛩声:月光洗涤着蟋蟀的叫声。
独自:独自一人。
更深坐:深夜坐着。
无人知:无人理解。
此情:这种情感。
- 翻译
- 秋意渐浓,全城都能听到捣衣的声音,树林下的石床显得格外平坦。
头发无故地变白,写诗时追求的应是超脱尘世的清澈心境。
邻居的僧人共享着树荫,台阶上的月光洗涤着蟋蟀的鸣叫声。
我独自在深夜坐着,这份情感却无人能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早秋夜晚场景,诗人独自坐在林下石床上,感受着微凉的空气和砧声。"发岂无端白,诗须出世清"表达了诗人追求诗歌纯净超脱俗世的情怀。"邻僧同树影,砌月浸蛩声"则描绘了一幅自然与佛教禅意融合的画面,夜晚的寂静中,只有蛩鸣声和月光伴随,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最后两句"独自更深坐,无人知此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泊,他享受着这种无人理解的情感状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禅意的渗透,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洁净的诗歌境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