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胡 待 制 平 贼 帖 宋 /袁 说 友 误 国 何 人 作 计 疏 ,满 朝 元 未 识 真 儒 。至 今 恨 却 无 颇 牧 ,不 念 丘 原 起 日 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颇牧(pō mù)的意思:指人有很高的才能,能够在某一领域内超群出众。
丘原(qiū yuán)的意思:比喻人的才能和品德超越常人,出类拔萃。
识真(shí zhēn)的意思:识别真实,辨别真假
误国(wù guó)的意思:指由于错误的决策或行为导致国家受到严重的损害或危机。
无颇(wú pō)的意思:没有偏向,没有偏心
原起(yuán qǐ)的意思:事物的根源或起源
真儒(zhēn rú)的意思:指真正的儒家学者,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学问。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作计(zuò jì)的意思:指通过谋划、策划来进行计算、推算,也可指谋划、策划。
- 翻译
- 是谁的失策导致国家受损?满朝官员竟都不识真正的儒家贤才。
直到现在仍遗憾没有像颇牧那样的人才,忘记了当初那些在困境中崛起的人们。
- 注释
- 误国:指对国家造成损害的行为或决策。
作计疏:制定错误策略或计划。
满朝元未识真儒:整个朝廷都没有真正了解和任用儒家学者。
颇牧:古代名将,这里比喻有才能的领导者。
丘原起日无:比喻在困难时期崛起的人物。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题胡待制平贼帖》。诗中批评了当政者决策失误,满朝文武未能识别真正的儒家贤才。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上像赵充国(颇牧)那样的能臣的怀念,他们能够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而遗憾的是现实中并未找到这样的人才。同时,诗人也暗示了对那些在国家危急时无所作为者的不满,以及对贤良之士被埋没的感慨。整首诗寓言性强,借古讽今,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才的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酬友人
常忧别时数,每苦欢事疏。
矧兹同心人,契阔三月馀。
昨日携瘦藤,往访林间庐。
差池不一见,出门恨何如。
今晨苍童来,赠言委璠玙。
吟玩弗忍释,绚彩摇襟裾。
子有供世才,胡为未展舒。
我无资身策,合守贫贱居。
积疴困疲薾,焉得愁闷除。
慇勤荷久要,尚肯念到予。
南枝早梅白,古涧寒流虚。
明当复相寻,行游带琴书。
嚼花饮芳泉,哦诗更踌躇。
送卢主簿归吴
湖波长浩荡,苑绿遍幽奇。
皆是全吴地,今非昔代时。
鸱夷无旧舸,泰伯有新祠。
吟苦曾游客,因君动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