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法书(fǎ shū)的意思:指法律、法规的书籍,也用来比喻遵守法律的行为。
焚膏(fén gāo)的意思:指夜间熬灯油,用于形容人通宵达旦地学习、工作。
可不(kě bù)的意思:表示赞同或确认,相当于“是的”、“没错”。
老话(lǎo huà)的意思:指老年人常说的话,也指经典的、流传已久的话语。
农桑(nóng sāng)的意思:指农田和农村,也泛指农民和农耕生活。
匏瓜(páo guā)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外表看起来良好,但实际上内在空虚或不可靠。
上法(shàng fǎ)的意思:指依照法律办事,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行动。
野老(yě lǎo)的意思:指智慧、经验丰富的老人。
诸子(zhū zǐ)的意思:指各种学派或学说。
足食(zú shí)的意思:指吃饱了饭,解决了温饱问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西郊草堂的生活情景,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宁静与和谐。首句“我亦西郊有草堂”,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居所,一个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地方。接着,“时从野老话农桑”一句,展现了诗人与当地农民交流的情景,体现了他对农业生活的关注和尊重。
“匏瓜足食何忧馑,檿柘新栽莫漫伤”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匏瓜(葫芦)象征充足的粮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富足的满足感;同时,通过新栽的檿柘(一种树名),暗示了对未来发展的期待,即使面对可能的挫折,也保持乐观的态度。
“架上法书兼魏晋,案閒诸子杂荀扬”则展示了诗人的文化追求,他不仅热爱自然,还酷爱阅读,收藏了魏晋时期的书法作品,以及诸子百家的著作,特别是荀子和扬雄的作品,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经典的敬仰。
最后,“朝耕夜读吾儒事,可不焚膏继夕光”两句,总结了诗人的生活方式——白天耕作,夜晚读书,这是儒家学者的理想生活状态。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同时也强调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即使是在夜晚,也要借着油灯的微光继续学习,追求知识的光芒。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诗人宁静而充实的生活,还体现了他对自然、文化、学习的热爱与追求,是一首充满生活哲理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双头莲 呈范至能待制
华鬓星星,惊壮志成虚,此身如寄。
萧条病骥。
向暗里、消尽当年豪气。
梦断故国山川,隔重重烟水。
身万里,旧社凋零,青门俊游谁记?
尽道锦里繁华,叹官闲昼永,柴荆添睡。
清愁自醉。
念此际、付与何人心事。
纵有楚柁吴樯,知何时东逝?
空怅望,鲙美菰香,秋风又起。
初春感事
马迹车声是处忙,经旬无客到龟堂。
水初泛溢黏天绿,梅欲飘零特地香。
世事纷纷人自老,岁华冉冉日初长。
百钱不办旗亭醉,空爱鹅儿似酒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