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罢休(bà xiū)的意思:停止,放弃
春服(chūn fú)的意思:指春天穿的衣服,比喻物品或事物的更新换代。
得意(dé yì)的意思:感到自豪和满足,对自己的成就或优点感到骄傲。
多愁(duō chóu)的意思:形容人心事重重,容易感伤。
歌咏(gē yǒng)的意思:用歌声表达赞美、颂扬或歌颂的意思。
关节(guān jié)的意思:指事物连接的部分,也可用来比喻事物发展、联系的关键或重要环节。
既成(jì chéng)的意思:已经成为事实或现实的;已经存在并且无法改变的。
节物(jié wù)的意思:指节约使用物品,不浪费。
漫道(màn dào)的意思:漫无边际的道路,形容非常宽广或没有限制的道路。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时为(shí wéi)的意思:指某个时刻或某个阶段是某种情况的时候。
驷马(sì mǎ)的意思:指四匹马并驾驭,形容才能出众、技艺高超。
题柱(tí zhù)的意思:
(1).见“ 题桥柱 ”。
(2).相传 东汉 灵帝 时, 长陵 田凤 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 灵帝 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 京兆 田郎 。’”见 汉 赵岐 《三辅决录》卷二。后遂以“题柱”为称美郎官得到皇帝赏识之典。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 魏侯 之见 刘廙 ,不觉敛容; 汉 主之观 田凤 ,遂令题柱。”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清晨伏奏,几承题柱之恩;閒夜洁斋,惟有张灯之宿。” 唐 钱起 《和王员外雪晴早朝》:“题柱盛名兼絶唱,风流谁继 汉 田郎 。” 明 何景明 《送高子登赴试》诗:“题柱名千里,登臺策万言。”
(3).谓题写楹联。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 埴 先太常一生俭约,始终不渝。于庭前题柱以示后人云:‘俭于己,可以不求于人;俭于官,可以不取于民。’”蜗牛(wō niú)的意思:形容行动慢、进展缓慢的人或事物。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心关(xīn guān)的意思:心中的疙瘩或困扰。
慵堕(yōng duò)的意思:懒散堕落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 翻译
- 近年来我懒散消沉,害怕面对众多才子的得意秋季。
曾想题诗期待能有高官厚禄,但如今只想在平凡中安度,像蜗牛一样慢行。
既然已经做好春装,姑且放声歌唱,打算抒发闲适之情,暂且停止。
别说我对世事无心,偶尔也会因欣赏美景而停下手中的杖藜。
- 注释
- 年来:近年来。
慵堕:懒散消沉。
畏:害怕。
多愁:众多才子的得意。
秋:秋季。
题柱:题诗期待高官。
敢期:曾想。
乘驷马:高官厚禄。
隐廛:在平凡中生活。
舍蜗牛:像蜗牛一样慢行。
既成:既然已经。
春服:春装。
聊歌咏:姑且放声歌唱。
拟赋:打算抒发。
閒情:闲适之情。
且罢休:暂且停止。
漫道:别说。
无心:对世事无兴趣。
关节物:世事。
杖藜:手杖。
好山:美景。
- 鉴赏
这首宋诗以个人心境为线索,表达了诗人近年来的慵懒与愁绪。首句“年来慵堕畏多愁”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消极态度,害怕因过多的忧虑而消磨了锐气。次句“怕见群才得意秋”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于才华出众者在秋季(寓意收获或竞争)取得成功时的敏感和退缩。
第三句“题柱敢期乘驷马”借用典故,表达诗人虽有志向,但并不急于显露,而是期待时机成熟,如同驷马之才般一展抱负。然而,“隐廛端欲舍蜗牛”又暗示他更倾向于过一种低调的生活,像蜗牛一样安于简陋,不求显赫。
第五、六句“既成春服聊歌咏,拟赋閒情且罢休”表明诗人愿意在闲暇时以诗歌自娱,暂时放下心中的闲情逸致。最后一句“漫道无心关节物,杖藜时为好山留”则点出诗人无意于世俗的权谋,宁愿持杖漫步山间,享受自然之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矛盾而又淡泊的心境,以及对生活哲学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大风怀林伯农
江湖易高风,六月寒㾕㾕。
中宵会急雨,凉意到衾枕。
颠披蒲苇乱,抑压乌鸢噤。
禾头欲生耳,树背各流沈。
不谓晡来霞,横拖半天锦。
初疑鸦翻晴,旋觉虹投饮。
晦明信难料,旸霁吾谁谂。
所思隔江水,笔力望徐沈。
十年一葛衣,肘见尚整衽。
想当风雨夕,忧国愿岁稔。
凄凉新丰邸,避湿几违寝。
何由语连床,共破秋气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