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叶散红点,灵条惊紫蕤。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魏 仓 曹 宅 各 赋 一 物 得 当 轩 石 竹 唐 /李 颀 罗 生 殊 众 色 ,独 为 表 华 滋 。虽 杂 蕙 兰 处 ,无 争 桃 李 时 。同 人 趋 府 暇 ,落 日 后 庭 期 。密 叶 散 红 点 ,灵 条 惊 紫 蕤 。芳 菲 看 不 厌 ,采 摘 愿 来 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采摘(cǎi zhāi)的意思:采摘是指采集水果、蔬菜等农作物的行为。在引申意义上,采摘也可以表示取得或获取某种东西。
芳菲(fāng fēi)的意思:指花草的香气浓郁,形容春天花开时的美景。
后庭(hòu tíng)的意思:指家庭的后院,也用来比喻家庭的内部事务。
华滋(huá zī)的意思:形容文采华丽、富有滋味。
蕙兰(huì lán)的意思:形容人品高尚、德行美好,如同蕙兰芳香。
来兹(lái zī)的意思:指事物的到来或者发生。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日后(rì hòu)的意思:表示将来或未来的某个时候。
殊众(shū zhòng)的意思:特殊、众多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同人(tóng rén)的意思:指志趣相同的人,亦可指同好、同道。
众色(zhòng sè)的意思:指各种各样的颜色。
- 注释
- 罗生:生长在罗网上的植物。
殊:特别,与众不同。
众色:各种各样的色彩。
表华滋:显眼且繁盛。
虽:虽然。
杂:混杂。
蕙兰:兰花的一种。
无争:不争夺。
同人:志同道合的人。
趋府:前往官府。
暇:空闲时间。
落日:傍晚。
后庭:庭院的后部。
密叶:密集的叶子。
红点:红色的小点。
灵条:生机勃勃的枝条。
紫蕤:紫色的花朵。
芳菲:芬芳的花朵。
看不厌:看不够。
采摘:采摘。
愿来兹:希望能来这里。
- 翻译
- 罗生花朵独特艳,格外显得繁茂。
即使与蕙兰共处,也不争春桃李时。
朋友们在官署闲暇,傍晚时分期待后院相聚。
繁密叶片间洒落几点红,枝条上惊现紫色花朵。
芬芳美丽令人百看不厌,希望未来能在此地采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园林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活之美好、对大自然无尽赞美的情感。开篇“罗生殊众色,独为表华滋”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花草间竞相绽放的生动场景,其中“罗生殊众色”指的是各种各样的花朵争奇斗艳,“独为表华滋”则强调了某一种花特别抢眼,成为园中之最。
接着“虽杂蕙兰处,无争桃李时”两句,诗人进一步展现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怀。这里的“蕙兰”指的是香草,“桃李”则象征着名贵显赫,但诗人并未表现出任何追求或攀比的心态,而是欣赏自然界中各类植物和花卉平等地生长,不争不抢,共同享受着春天的阳光雨露。
“同人趋府暇,落日后庭期”两句,则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在闲暇时刻一起漫步于府中的庭院,期待着夕阳西下后的美好时光。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颂,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人间之乐的双重享受。
“密叶散红点,灵条惊紫蕤”两句,是对植物生长状态的细致观察。其中,“密叶散红点”形象地描绘了花瓣轻轻飘落的情景,而“灵条惊紫蕤”则捕捉到了枝条间蕨菜类植物生长时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芳菲看不厌,采摘愿来兹”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场景和物象无限的喜爱之情。这里的“芳菲”指的是花草的香气与繁盛,而“采摘愿来兹”则是诗人希望能够将这份美好永远留住,或者说是希望自己能常驻于这样的环境中。
综观全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摹,不仅展现了自己的审美情趣,更透露出了一种超然物外、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象之谢惠黄精之作
仙经著灵药,兹品上不刊。
服之岁月久,衰羸反童颜。
岩居有幽子,乘时斸苍山。
溪泉濯之洁,秋阳暴而乾。
九蒸达晨夜,候火不敢安。
持之落城市,谁复著眼看。
富贵异所嗜,口腹穷甘酸。
贫贱固不暇,锥刀乃其干。
坐使至灵物,委弃同草菅。
惟君冲旷士,敦然守高閒。
食之易为力,天和中自完。
故以此为馈,其容几一箪。
报我三百言,浩浩驰波澜。
何以喻珍重,如获不死丹。
方当烦燠时,把玩毛骨寒。
他年灵气成,与子骖双鸾。
奉和府判学士景彝喜雪
朔风收尽冻云漫,细洒狂飘入夜寒。
润浃土膏谣万俗,喜闻玉色舞千官。
川原谁作呼鹰出,楼观朝宜跋马看。
亚尹勤民流咏叹,一章高唱掩幽兰。
和欧阳内翰内直对月见寄
新衔佳命上金銮,递直连初寝未安。
霜气稍依罗幕重,月华先近玉堂寒。
诏函裁罢骞灵凤,诗句书成舞瑞鸾。
学省地閒清赏隔,怀贤空向斗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