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首座请赞》
《寿首座请赞》全文
宋 / 释妙伦   形式: 赞

漆桶一枚,无大得大。鼓合丛林,翻成口过

有语不勘玄机,有棒不打铁磨。

南屏今日开眼一个咄咄咄。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寿shòushǒuzuòqǐngzàn
sòng / shìmiàolún

tǒngméi

cónglínfānchéngkǒuguò

yǒukānxuányǒubàngtiě

nánpíngjīnkāiyǎnfàngduōduōduō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打(bù dǎ)的意思:不争斗、不打架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打铁(dǎ tiě)的意思:比喻坚决地完成任务或工作。

咄咄(duō duō)的意思:形容气势威严,态度强硬。

鼓合(gǔ hé)的意思:指鼓动、激励、促使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开眼(kāi yǎn)的意思:指眼界开阔,看到新的事物或认识到新的道理。

口过(kǒu guò)的意思:指言辞过激,言语过度,说话过分冲动。

南屏(nán píng)的意思:指居高临下的位置,也指高层次的学问或见识。

玄机(xuán jī)的意思:指深奥难解的道理或秘密。

一个(yí gè)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即一个人的言论和行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妙伦所作的《寿首座请赞》。诗中以漆桶和鼓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对首座(可能是指寺庙中的重要僧侣)的赞美。"漆桶一枚,无大得大",暗示首座虽平凡,但内藏深沉智慧;"鼓合丛林,翻成口过",比喻他的言辞如同鼓声,能够激励和引导众人;"有语不勘玄机,有棒不打铁磨",进一步强调首座的话语富有深意,能启发人心灵的磨砺;"南屏今日开眼放一个",表示首座的出现如同明灯照亮,给人们带来觉醒;最后"咄咄咄"三声,既是赞叹,也是警醒,寓意其智慧深邃且具有震撼力。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言性强,通过日常物品和动作,传达出对首座的敬仰和对其智慧的赞美。

作者介绍

释妙伦
朝代:宋

释妙伦(一二○一~一二六一),号断桥,俗姓徐,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松山人,又号松山子。年十八,依其叔永嘉广慈院宗嗣论禅师出家,即剃发投礼。不满一年行脚,首见谷源道于瑞岩,次年谒灵隐。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初住台州瑞峰祇园禅寺。十年(一二五○),迁瑞岩净土禅寺。后迁天台国清教忠禅寺。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迁临安府净慈报恩光孝禅寺。景定二年卒,年六十一。有文宝等编《断桥妙伦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行状》。
猜你喜欢

宿黄岩妙智院

问讯开山始,于今二百年。

径幽微见竹,社废尚遗莲。

观颂思元老,游庵忆旧禅。

匆匆一宿客,未尽涤尘缘。

(0)

送凌知监赴玉环次觉无象韵

晨兴趣行装,秋色满离席。

悲风苦送声,短晷频移刻。

兰舟薄暮发,去去转遐僻。

极目望官所,沉沉烟霭积。

清有濯缨水,白有漱齿石。

悠然水石间,官情聊自适。

朝焉游其南,暮焉戏其北。

彼微山中鸟,亦将识公德。

公无赋归去,田园付人役。

(0)

畎亩十首·其一

畎亩有遗士,妄怀葵藿心。

朝夕倾太阳,不耐氛秽侵。

肝胆有古剑,愿言决群阴。

兹志尚郁郁,抱膝成悲吟。

(0)

过张白云先生故居

世外烟霞未易期,可人平野淡秋曦。

篮舆出郭梦差好,竹杖临流意共迟。

已觉此怀飞缥渺,不须明月问盈亏。

仙翁骑鹤归来否,旧隐林高绿更奇。

(0)

童丱须知.夫妇篇

天地生万物,阴阳相配偶。

两家因媒妁,是以为夫妇。

男贵有器识,不问财薄厚。

女贵有贤行,不问色妍丑。

二者既相值,家肥得长久。

二者傥不然,举动多掣肘。

夫无妇承顺,何以事父母。

妇无夫应援,何以事姑舅。

外或专放荡,薄游酗樽酒。

内或资悍厉,争竞恣纷纠。

傥信牝鸡晨,长舌肆谗口。

离间骨肉亲,败乱廉洁守。

居官鲜德操,居家失孝友。

渐渍不觉知,顿使初心负。

故须砺刚方,循循常善诱。

使其良心生,悔恨能自咎。

若也纵沉迷,一切俱听受。

冥然在世间,禽兽而牝牡。

堂堂六尺躯,方足俱圆首。

聪明不下人,何乃畏仇偶。

子孙则象之,馀殃贻厥后。

吾言诚伐病,宜以铭座右。

(0)

野庵分题.香雾

袅袅龙涎百和芳,须臾轻蔼遍兰堂。

捧炉仙子云鬟湿,不学公超妖幻方。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