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金粟泉》
《游金粟泉》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天荒谁与问柴扉胜地寻幽着衣

开阁不因生客至,探泉何必主人归。

水当澄彻消暑心得清凉是息机

千古从来好事,苏公祠有缕烟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柴扉(chái fēi)的意思:指家中的大门或门扉。

澄彻(chéng chè)的意思:清澈透明,没有杂质或瑕疵。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好事(hǎo shì)的意思:指好的事情,有益的行为或积极的结果。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开阁(kāi gé)的意思:开设阁楼,指宴会或聚会。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胜地(shèng dì)的意思:指美好的风景名胜地或适宜居住的地方。

生客(shēng kè)的意思:指临时造访的客人,也指突然来访的客人。

天荒(tiān huāng)的意思:形容荒凉、人迹罕至的地方。

息机(xī jī)的意思:停止机器的运转,使其静止不动。

消暑(xiāo shǔ)的意思:消除夏天的炎热。

心得(xīn dé)的意思:指通过实践或体验而获得的深刻认识和体会。

寻幽(xún yōu)的意思:寻找幽静、幽深的地方或事物。

着衣(zhuó yī)的意思:穿上衣物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金粟泉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哲理之思。

首联“天荒谁与问柴扉,胜地寻幽又着衣”,以“天荒”起笔,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仿佛在说,这是一片久无人迹的圣地。诗人亲自踏足此地,寻找幽静之处,不禁感慨万千,甚至穿上了象征着对自然敬畏的衣物。

颔联“开阁不因生客至,探泉何必主人归”,通过“开阁”与“探泉”的行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探索精神。他并不等待客人来访才开启门户,也不必等到主人归来才去探寻泉水,这种自由自在的态度,体现了他对自然界的热爱与尊重。

颈联“水当澄彻方消暑,心得清凉是息机”,将自然界的清凉与内心的宁静联系起来,水的清澈能让人忘却炎热,心灵的平静则是真正的解脱。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的美丽,更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尾联“千古从来多好事,苏公祠有缕烟微”,以历史上的苏轼为例,说明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从未停止。苏公祠中若有缕缕轻烟,或许正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纪念。这一句既是对前文诗意的总结,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思考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河传

楼畔。轻唤。鬓低垂。欲语含羞语迟。

送郎出门郎马嘶。相思。梦回侬未知。

难倩征鸿传我意。情似水。空洒无名泪。画鸳鸯。

更漏长。残妆。君眠何处床。

(0)

杨柳枝·其八赋小城梅枝

一点芳心作意酸,预知年事有彫残。

只应从此无花著,胜与松筠守岁寒。

(0)

杨柳枝

数行烟柳蓟门春,离袂经年惹曲尘。

莫为西风摇落早,灞陵犹有未归人。

(0)

临江仙.浔阳岁除

岁岁无聊当此夕,那堪听雪关津。

一杯蓝尾怕沾唇,离声残雨夜,归思乱山春。

帝里风光饶节物,老来梦迹都陈。

梅花应笑渡江人,寒烧官烛短,愁试客衣新。

(0)

虞美人.题红桥归骑画扇

澹烟洗得春山瘦。眉妩从谁斗。横桥西畔小桃枝。

一自插花人去怨开迟。马蹄芳草经游地。

重到销魂易。红楼长占柳阴阴。

只是柳条不繫少年心。

(0)

自诸暨抵剡·其三

秋渚涵空碧,秋山刷眼青。

排头烟树老,扑面水风醒。

上濑复下濑,长亭仍短亭。

夜船明月好,客梦满流萤。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