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空(bàn kōng)的意思:指没有根基、没有依托或没有实质内容的事物或情况。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成堆(chéng duī)的意思:形容数量多,聚集在一起的样子。
窗户(chuāng hù)的意思:指人的眼睛,也比喻观察、了解事物的途径或窗口。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砥柱(dǐ zhù)的意思:砥柱指的是支撑柱子,比喻支持、坚定的力量或支持某个事物的人或事物。
地波(dì bō)的意思:指地面上的波浪,比喻局势的变动或情况的波动。
动摇(dòng yáo)的意思:动摇指人在信仰、立场、决心等方面发生变化,不坚定或不稳定。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怪哉(guài zāi)的意思:奇怪、不寻常
恍疑(huǎng yí)的意思:形容心中疑惑不解,犹豫不决的状态。
酒杯(jiǔ bēi)的意思:指酒杯中的酒,也比喻饮酒的场合。
栏干(lán gàn)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不端正,不守规矩,缺乏原则。
浪花(làng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精神风貌或事物的表面现象。
平地(píng dì)的意思:平地指的是没有任何障碍物或困难的地方,也可以指事情顺利进行或人处境安稳。
亭落(tíng luò)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失去本来的威严和气势,形容衰落、衰败。
已去(yǐ qù)的意思:已经离开或消失了
谪仙(zhé xiān)的意思:指人被贬低、被排斥或被迫离开原本的环境,像仙人一样被放逐。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砥柱中流(dǐ zhù zhōng liú)的意思:指在关键时刻起到关键作用的人或事物。
- 鉴赏
这首明代陈烓的《登点翠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点翠亭周围壮丽而幽静的自然景观,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之情。
首联“砥柱中流亦怪哉,浪花飞雪翠成堆”,开篇即以“砥柱”比喻点翠亭所处的险要位置,形象地描绘出其屹立于波涛之中的壮观景象,同时以“浪花飞雪”和“翠成堆”渲染出一片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展现出一种既壮阔又清新的自然风貌。
颔联“恍疑平地波涛起,静觉半空风雨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受。诗人仿佛在平地上就能感受到波涛的汹涌,而在半空中似乎能听到风雨的呼啸。这一联通过对比和平静与动态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活力的氛围,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颈联“窗户动摇亭落影,栏干清润石生苔”,则将视线转向亭内的细节。窗户随着风摇曳,亭子的影子在地面轻轻摇晃,栏杆上清新的湿润感与石头上生长的青苔相映成趣,这些细节描绘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尾联“谪仙已去东坡远,此地何人共酒杯”,由景入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李白(谪仙)和苏轼(东坡)两位伟大的诗人虽已远离,但在这片山水之间,是否还有知音能够共享美酒,畅谈诗文?这一问,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也寄托了自己对友情和艺术追求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点翠亭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融合,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和文化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喻宫教良能出倅会稽
拾遗羁旅鉴湖秋,太史崎岖禹穴游。
只驾贰车良自足,更营三釜复何求。
千山遍踏诗才富,万壑临观史笔遒。
稍待政成归魏阙,便从麟阁上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