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招隐卷》
《招隐卷》全文
元 / 王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尔太冲招隐篇,归来不用买山钱。

青云绕屋树如盖,红雾隔堤花满川。

既有向时潜子兴,不妨今日米家船

老夫湖海亦觉倦,也欲枕书林下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湖海(hú hǎi)的意思:湖海指广阔的水域,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广阔、辽阔。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老夫(lǎo fū)的意思:指年纪大的男性,多用于自称或自嘲。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买山(mǎi shān)的意思:指以高价买下山头或山脚下的土地,比喻不加考虑地购买或投资,没有经济价值或利益。

青云(qīng yún)的意思:指人的前途或成就非凡,超越常人,得到高位或高官厚禄。

书林(shū lín)的意思:指众多的书籍,形容知识丰富或书籍众多的地方。

太冲(tài chòng)的意思:指心情激动,情绪亢奋。

向时(xiàng shí)的意思:指人们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向往。

招隐(zhāo yǐn)的意思:招揽隐士的意思,比喻吸引有才能但不愿显露的人。

枕书(zhěn shū)的意思:睡觉时将书作为枕头,表示对学习的执着和热爱。

米家船(mǐ jiā chuán)的意思:指一种小船,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背景、条件等平凡而不起眼。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所作的《招隐卷》。诗人以邀请友人的方式,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首句“寄尔太冲招隐篇”直接点题,邀请友人阅读他的隐逸诗篇,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归隐之意。

“归来不用买山钱”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经济自给自足,无需世俗财富的满足感。接下来两句“青云绕屋树如盖,红雾隔堤花满川”,通过描绘青翠的树木如华盖般环绕房屋,以及红花盛开如雾,堤岸两侧繁花似锦的景象,展现了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富有诗意。

“既有向时潜子兴”暗指诗人与朋友共同的兴趣和志向,他们都曾有隐居的兴致。“不妨今日米家船”则借米芾泛舟游玩的典故,表达出诗人希望与友人一同乘船游赏,享受隐逸的乐趣。

最后两句“老夫湖海亦觉倦,也欲枕书林下眠”,诗人自述在经历了江湖漂泊后,感到疲倦,渴望在林下读书,过上宁静的隐居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向往。

作者介绍
王冕

王冕
朝代:元

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明史》有传。 
猜你喜欢

燕市吊袁督师

黄沙白雾皂雕旗,独赖孤臣两臂挥。

齧血作书招死士,裹疮临战立重围。

遂令汉卒闻笳奋,共扫妖氛奏凯归。

劳苦功高谁得似,中山何事谤书飞。

(0)

游南山

维舟潭水曲,引睇南山麓。

芳草含朝烟,萋萋千顷绿。

萋萋芳草连翠微,山中人兮薜萝衣。

芝田纵步黄鹤舞,竹枝脱手黄龙飞。

芝田竹杖千峰里,回首尘寰成万里。

夕阳一带挂荒城,但觉寒烟没江水。

寒江一片去悠悠,芙蓉花落西风秋。

何如半榻松风引仙梦,高飞一举淩沧洲。

(0)

九日·其二

深秋霜影在汀沙,独倚松枝采露华。

过眼年光飞似蝶,惊心秋色乱如花。

空山古意留寒石,游客尘心托晚霞。

对景不须悲暮节,桃魂今已发秋芽。

(0)

挽苏宇霖阁部·其三

两朝开济付飞灰,元老丹心合自裁。

斥堠狼烟今已寂,都城鱼钥问谁开。

鹰鹯饱食多飏去,桃李成阴枉笃培。

瞻奉山陵在何处,空留抔土粤王台。

(0)

暮春雨中过荷村访舒菊泉夜宿吴仲书山房

竟造幽人室,春光肯负余。

花慵如出沐,柳曳似经梳。

坐久逢梅落,棋深听子疏。

松风留好梦,酒醒满床书。

(0)

冬日美人蕉与池畔梅花对植偶作二首·其一

怯寒贪睡意迟迟,掩映疏棂影若私。

肯与老梅为近侍,呼他名字绿衣儿。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