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得道阳》
《得道阳》全文
元 / 王哲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二月圆成锦乡,四时枝叶乾枯

看取中频取水自然水里却安炉。

龙虎龟蛇吸呼百骸俱满立须臾

一颗明珠三下有,三般恶物一齐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骸(bǎi hái)的意思:指人的全身,也表示人的骨骼。

恶物(è wù)的意思:指邪恶的人或事物,具有负面的意义。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龟蛇(guī shé)的意思:指心机深沉、阴险狡诈的人。

看取(kàn qǔ)的意思:观察并取得有关信息或经验。

龙虎(lóng hǔ)的意思:比喻强者或有权势的人。

明珠(míng zhū)的意思:指非常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乾枯(gān kū)的意思:指植物干枯,失去生机,也比喻事物枯燥无味,缺乏活力。

取水(qǔ shuǐ)的意思:取水意味着从水源中取水,比喻获取知识或技能。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水里(shuǐ lǐ)的意思:在水中;水中的事物。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吸呼(xī hū)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聚集在一起,呼吸声相互交织的情景。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一齐(yī qí)的意思:指同时、一同的意思。

圆成(yuán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达到圆满完善的状态。

枝叶(zhī yè)的意思:指一个整体中的细节或次要部分。

中频(zhōng pín)的意思:中等频率、中间的频率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鉴赏

这首元代王哲的《得道阳》是一首寓言诗,以自然景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修炼得道的主题。首句“十二月圆成锦乡”,描绘了一幅圆满和谐的图景,暗示修行者的心境如冬去春来,圆满无缺。接下来的“四时枝叶不乾枯”象征修行者的内心常青,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看取火中频取水,自然水里却安炉”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教导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冷静,如同在火中取水,看似艰难,实则能借此磨砺心性,将内心的烦恼化为平静。龙虎龟蛇代表了修炼中的四象,它们在此处可能象征着修炼者对呼吸、生命力与自然法则的掌控。

“百骸俱满立须臾”描绘了修炼者身心合一的状态,即使短暂的静立也能充满力量。最后一句“一颗明珠三下有,三般恶物一齐无”,以明珠象征智慧或灵性,强调通过修炼,内心的光明可以驱散一切阴暗,达到纯净无暇的境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教于乐,富有哲理,体现了元代道教诗歌的特色,引导读者追求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

作者介绍
王哲

王哲
朝代:元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猜你喜欢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

将军大旆埽狂童,诏选名贤赞武功。

暂逐虎牙临故绛,远含鸡舌过新丰。

鱼游沸鼎知无日,鸟覆危巢岂待风。

早勒勋庸燕石上,伫光纶綍汉廷中。

(0)

留赠畏之·其二

待得郎来月已低,寒暄不道醉如泥。

五更又欲向何处,骑马出门乌夜啼。

(0)

南乡子·其十三

登画舸,泛清波,采莲时唱采莲歌。

拦棹声齐罗袖敛,池光飐,惊起沙鸥八九点。

(0)

春山三朅来·其二

山上朅来采新茗,新花乱发前山顶。

琼英动摇钟乳碧,丛丛高下随崖岭。

未必蓬莱有仙药,能向鼎中云漠漠。

越瓯遥见裂鼻香,欲觉身轻骑白鹤。

(0)

游西林寺

十地初心在此身,水能生月即离尘。

如今再结林中社,可羡当年会里人。

(0)

罗敷东馆亭下流泉云至前山拥咽经岁移时掬弄惆怅成章

看山亭下小鸣泉,呜咽难通亦可怜。

惆怅无人为疏凿,拥愁含恨过年年。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