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骸(bǎi hái)的意思:指人的全身,也表示人的骨骼。
恶物(è wù)的意思:指邪恶的人或事物,具有负面的意义。
二月(èr yuè)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气候逐渐转暖。
龟蛇(guī shé)的意思:指心机深沉、阴险狡诈的人。
看取(kàn qǔ)的意思:观察并取得有关信息或经验。
龙虎(lóng hǔ)的意思:比喻强者或有权势的人。
明珠(míng zhū)的意思:指非常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乾枯(gān kū)的意思:指植物干枯,失去生机,也比喻事物枯燥无味,缺乏活力。
取水(qǔ shuǐ)的意思:取水意味着从水源中取水,比喻获取知识或技能。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水里(shuǐ lǐ)的意思:在水中;水中的事物。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吸呼(xī hū)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聚集在一起,呼吸声相互交织的情景。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一齐(yī qí)的意思:指同时、一同的意思。
圆成(yuán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达到圆满完善的状态。
枝叶(zhī yè)的意思:指一个整体中的细节或次要部分。
中频(zhōng pín)的意思:中等频率、中间的频率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 鉴赏
这首元代王哲的《得道阳》是一首寓言诗,以自然景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修炼得道的主题。首句“十二月圆成锦乡”,描绘了一幅圆满和谐的图景,暗示修行者的心境如冬去春来,圆满无缺。接下来的“四时枝叶不乾枯”象征修行者的内心常青,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看取火中频取水,自然水里却安炉”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教导人们在困境中保持冷静,如同在火中取水,看似艰难,实则能借此磨砺心性,将内心的烦恼化为平静。龙虎龟蛇代表了修炼中的四象,它们在此处可能象征着修炼者对呼吸、生命力与自然法则的掌控。
“百骸俱满立须臾”描绘了修炼者身心合一的状态,即使短暂的静立也能充满力量。最后一句“一颗明珠三下有,三般恶物一齐无”,以明珠象征智慧或灵性,强调通过修炼,内心的光明可以驱散一切阴暗,达到纯净无暇的境地。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教于乐,富有哲理,体现了元代道教诗歌的特色,引导读者追求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西林寺
十地初心在此身,水能生月即离尘。
如今再结林中社,可羡当年会里人。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