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酬 卢 嵩 秋 夜 见 寄 五 韵 唐 /韦 应 物 乔 木 生 夜 凉 ,月 华 满 前 墀 。去 君 咫 尺 地 ,劳 君 千 里 思 。素 秉 栖 遁 志 ,况 贻 招 隐 诗 。坐 见 林 木 荣 ,愿 赴 沧 洲 期 。何 能 待 岁 晏 ,携 手 当 此 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洲(cāng zhōu)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尺地(chǐ dì)的意思:指极小的土地或范围。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遁志(dùn zhì)的意思:指逃避现实、放弃追求和理想,沉迷于虚幻的幻想世界。
林木(lín mù)的意思:指树木丛生、茂盛的样子。
栖遁(qī dùn)的意思:隐藏、遁世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乔木(qiáo mù)的意思:比喻人的思想、行为或事物的本质高尚、不同寻常。
岁晏(suì yàn)的意思:岁月平静,年景安宁。
携手(xié shǒu)的意思:手拉手,一同前行,合作共同达到目标。
月华(yuè huá)的意思:指月光,也可以比喻优美的诗文或音乐。
招隐(zhāo yǐn)的意思:招揽隐士的意思,比喻吸引有才能但不愿显露的人。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坐见(zuò jiàn)的意思:亲眼目睹,亲身经历
- 注释
- 乔木:高大的树木。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比喻极短的距离。
劳君:使你劳累,这里指思念之情。
素秉:一向持有,平素秉持。
栖遁:隐居,逃避世俗。
招隐诗:古代一种诗体,用来邀请或赞美隐士。
岁晏:年末,年底。
- 翻译
- 高大的树木带来夜晚的凉爽,月光洒满门前的石阶。
离你虽只有一小段距离,却让你思念我千里之外。
我本就有隐居的志向,更何况你赠我招隐的诗篇。
静坐中看着林木茂盛,期待着与你共赴那水边的隐居之地。
何必等到年终岁末,现在就应携手共度时光。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名为《酬卢嵩秋夜见寄五韵》。诗中通过描绘深夜的景象和内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乔木生夜凉,月华满前墀" 这两句设定了一种清冷而宁静的秋夜场景。乔木,即高大的树木,在深夜中显得格外壮丽,而月光则洒满了庭院,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去君咫尺地,劳君千里思"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这里的"咫尺之地"指的是非常近的地方,而"千里"则是很远的距离。诗人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表达了尽管彼此相隔甚远,但心中所怀抱的思念却如同咫尺之遥,显得那么亲切和迫切。
"素秉栖遁志,况贻招隐诗"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素秉"意指清白无暇,"栖遁志"则是隐居的愿望。而"况贻招隐诗"则表明诗人希望通过诗歌来传达这种隐逸之心。
"坐见林木荣,愿赴沧洲期"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生长的欣赏,以及对远离尘世的渴望。"林木荣"指的是树木繁盛,而"沧洲期"则是希望能够像古代隐士一样,归隐于某个遥远的地方。
最后两句"何能待岁晏,携手当此时" 则是在表达一种急切的心情。诗人认为时间不待人,希望能够在这个美好的时刻,与朋友一同享受这份宁静和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月光、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谢都护游山歌
谢家雅有东山兴,朅来许我才情胜。
少年有事弋与渔,垂老无心负且乘。
春风满地吹接䍦,青山绿酒堪忘饥。
双艇移来疾于骑,五湖便是高阳池。
林中排调日酣畅,三春共蜡屐几两。
自是狂奴去复来,至今痴叔犹无恙。
吴王台馆久棘荆,山丘尚被吴王名。
云兴雨散竟何托,雄飞雌伏徒营营。
君能于此了无累,黄公垆下颓然醉。
迩来喜怒谁得知,褰帷且问如花妓。
玉京秋.湖上看桂
烟水远。凉飙动群木,桂花初绽。
低云密护,颓阳微渲。浅碧深香相半。
最留人、风送香暖。凝眸看。几枝斜倚,小山亭畔。
林外残霞催晚。喜馀芬、常留仙馆。
瑶砌珠尘,画栏金粟,十分秋满。
试问天台,料万树、应亦同时开遍。漫飘散。
为惜芳华太短。
述怀寄高邮贾生
昔与子周旋,揽镜头俱黑。
今与子别离,鬓边丝堪织。
黄鹄畏网罗,紫燕悲伏枥。
自顾无蛾眉,众女空见嫉。
执戟杨子居,门卒梅生职。
迟回陟羊肠,踟蹰弃鸡肋。
徒步出北门,雨雪霏霏湿。
偶逢淮海人,问子近消息。
惆怅吊长沙,贾生在胸臆。
山中迟客
朝暾散深谷,宿莽互氤氲。
松露犹缀珠,高霞自成文。
晞发凌青壁,嗽齿度碧濆。
忽见衣领上,英英生白云。
不负黄鹄期,眷言沧海君。
同心挂缨组,折简聊相闻。
东山迟安石,兰亭要右军。
远驾如惠然,清晖良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