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岘首阻雨·其二》
《登岘首阻雨·其二》全文
宋 / 杨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浮云影抱层栏,云外青山一水间。

尽日倚阑不足杖藜欲去更回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回还(huí huán)的意思:归还、退还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倚阑(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门框上看风景或观察外面的情况。

影抱(yǐng bào)的意思:暗中观察、窥伺

云影(yún yǐng)的意思:指云彩在日光照射下的阴影,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云外(yú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嚣,超脱尘俗的境地。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翻译
江面上漂浮着云影,映照在层层栏杆上,
远处的青山与近处的水面相隔一片云海。
注释
江:江面。
浮:漂浮。
云影:云的倒影。
层栏:多层的栏杆。
云外:远处。
青山:青翠的山峰。
一水间:间隔着一片水域。
尽日:整天。
倚阑:靠着栏杆。
看不足:看不够。
杖藜:拄着藜杖。
欲去:想要离去。
更回还:又折返回来。
鉴赏

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江浮云影抱层栏",这里的“江”指的是河流,而“云影”则是在变化中飘渺的云彩,它们似乎被山峦所包围,给人一种深远莫测之感。“云外青山一水间”,诗人眼中的山青翠欲滴,清澈的江水在山间蜿蜒流过,形成了一种自然界中和谐而宁静的景象。

"尽日倚阑看不足"表达了诗人对这美丽风光的沉醉与向往,他整天倚靠在栏杆上观赏,却仍然觉得眼前的景色不足以满足他的审美欲望。"杖藜欲去更回还"则透露出一种矛盾的心情,诗人手持拐杖准备离开,但又不忍心舍弃这片美丽的风光,最终选择了返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趣味与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杨时
朝代:宋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猜你喜欢

冬日牡丹五绝句·其五

芳丛不遣雪霜封,已是青腰独见容。

更祝春风重著意,行看拂槛露华浓。

(0)

游西湖天竺书所见成五绝句·其四

千顷琉璃湛晓光,纷纷兰菊动秋香。

疏烟小雨多情思,个是西湖淡薄妆。

(0)

过唐兴寺·其二

夜契从来耐岁寒,千株路尽见苍官。

旧游还复寻金碧,清梦犹能记玉銮。

喜见云烟生翰墨,随时殽核簇杯盘。

荷公高谊存真趣,不作寻常俗眼看。

(0)

愚堂为欧阳炳文作

高怀从昔厌雄夸,宴坐虚堂玩物华。

清簟疏帘无俗客,浇花洗竹当生涯。

风惊万木谁家曲,云拥千峰尽日衙。

莫信韬光得深隐,鹤书终恐到君家。

(0)

泸溪春日

风暖莺离谷,花繁蝶倦飞。

林塘供胜赏,云日弄晴晖。

古郡荒城在,芳郊游骑归。

闲来推物理,痛饮未为非。

(0)

题和仲兄碧鲜轩

竹轩居士全天真,胸中不著纤毫尘。

泠然孤照更洞彻,炯如月白垂秋旻。

纷纷俗物不到眼,但延修竹为佳宾。

一谈不交意且喻,真契岂复烦云云。

清风高节自相许,爽气晓接西山云。

一般奇绝静中觉,细香风过时时闻。

端能令人看不足,乘兴数来还更新。

欲扫寒梢挂高壁,不惜画材无此人。

嫦娥却解窥窗户,时与此君传喜神。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