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中·其一》
《舟中·其一》全文
明 / 庄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暮霭千家望欲平,风光著处有诗情

秋灯小榻孤艇,疏雨寒城二更

石自隔河分别界,人将望驿问何程。

同行我亦朝天客,两鬓羞看雪乱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朝天(cháo tiān)的意思:指向上延伸,直立而高耸。

二更(èr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第二个时辰。

分别(fēn bié)的意思:指离别、分离、分开等意思。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孤艇(gū tǐng)的意思:指没有伴随、没有帮助的人或事物。

寒城(hán chéng)的意思:指寒冷的城市或地区。

暮霭(mù ǎi)的意思:指夜晚时分的浓厚烟雾或浓重的云雾。

诗情(shī qíng)的意思:指诗人的情感和意境,也可以表示具有诗意的情感和意境。

同行(tóng háng)的意思:指同行业的人,同一行业的从业者。

小榻(xiǎo tà)的意思:小榻是指狭窄的床铺,比喻地位低微或者局限的环境。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庄昶的《舟中(其一)》描绘了一幅夜晚舟行所见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诗意。首句“暮霭千家望欲平”,通过傍晚时分的轻雾弥漫,展现出村庄在薄暮中的宁静与和谐,仿佛能看到万家灯火即将点亮的温馨画面。

第二句“风光著处有诗情”进一步强调了景色中的艺术感染力,暗示诗人眼中处处皆是可供吟咏的优美景致。接下来,“秋灯小榻留孤艇”描绘了舟中夜宿的情境,一盏秋灯照亮了简陋的小床,孤舟独泊,更显诗人旅途的寂寥。

“疏雨寒城打二更”则描绘了细雨敲击着寒冷的城市,时间已至深夜,二更声响起,增添了夜晚的寂静和诗人内心的孤寂情绪。诗人通过“石自隔河分别界,人将望驿问何程”两句,表达了对两岸分界石的遥望以及对未知旅程的询问,流露出对归途或目的地的期待和迷茫。

最后两句“同行我亦朝天客,两鬓羞看雪乱明”,诗人以自我身份揭示,他也是个远行的旅人,面对舟行中映照出的自己两鬓斑白,不禁为岁月流逝而感到一丝羞愧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舟行途中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又富有诗意的心境。

作者介绍
庄昶

庄昶
朝代:明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猜你喜欢

蛙声有序

时当默处懒争鸣,夜向空庭独发声。

低逐蛩号音不乱,高随蚓曲气还清。

官私却混今谁问,鼓吹难齐部未成。

雨后竹中空自怨,并无飞羽宿啼更。

(0)

寄迹效人吟·其二

分得青天在,盘桓且振裾。

行春依雨歇,问月借春舒。

草咎张椎误,兼之荆剑疏。

将传岛上史,末路漫踌躇。

(0)

潜园探梅

今年春比去年迟,开到园梅客未知。

涵镜轩前风雪重,捲帘好共看南枝。

(0)

番戏·其一

蛮姬两两斗新妆,蹀躠花阴学舞娘。

珍重一天明月夜,春来底事为人忙。

(0)

兰阳即事·其六

丛丛秋菊灿篱东,赏到黄昏兴未穷。

夜静不知风露冷,满身花影月明中。

(0)

郑六亭先生同游法华寺

避炎无计作逃奔,日日邀人款寺门。

世事竟须从佛化,古人幸得到今论。

断虹残雨南湖院,粥鼓茶香梦蝶园。

赖有郑虔歌当泣,灯前霁月上修垣。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