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惭愧(cán kuì)的意思:对自己的过失或缺点感到羞愧和内疚。
乘槎(chéng chá)的意思:乘槎是指乘坐木筏或木船过河,比喻借助他人或外力以达到目的。
奉职(fèng zhí)的意思:忠诚地履行职责,尽心尽力地做好工作。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两都(liǎng dū)的意思:指两个都城,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有两个政治中心。
民社(mín shè)的意思:指人民社会,即指人民群众所组成的社会。
强仕(qiáng shì)的意思:指有能力、有才干的人。
三事(sān shì)的意思:指同时发生的三个重要的事情。
三山(sā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数量多、庞大。
使星(shǐ xīng)的意思:指能够使人发光发亮的人或事物。
识途(shí tú)的意思:指能够辨别方向,识别道路,不迷失方向的能力。
夙期(sù qī)的意思:指长时间的期待或等待。
天南(tiān nán)的意思:指南方,南方。
先鞭(xiān biān)的意思:先行者或领先者
一区(yī qū)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方面处于第一位或最高水平的地区或地方。
瀛壖(yíng ruán)的意思:指海洋的广阔和深邃。
舆图(yú tú)的意思:指地理图、地图。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全貌或概况。
中郎(zhōng láng)的意思:指受宠爱的官员或被提拔的人。
竹帛(zhú bó)的意思:指古代用竹简和帛书写的文字,泛指古代的书籍或文献。
地北天南(dì běi tiān nán)的意思:形容走遍各地,到处都去过。
- 鉴赏
这首诗《台江杂咏(其一)》是清代诗人范咸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诗人对官职与责任的理解,以及对自身使命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展望。
首联“惭愧先鞭早识途,中郎强仕亦非迂”中,“先鞭”比喻在众人之前有所作为,“早识途”则指早早明白道路,这里暗含诗人对自己早年即能理解官场规则的自谦与自豪。“中郎强仕亦非迂”,引用了蔡邕(字伯喈,又称中郎)的故事,表达即使努力追求仕途也不是迂腐之举,体现了诗人对积极入世态度的认同。
颔联“使星民社分三事,地北天南各一区”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职责与理想。将自己比作“使星”,象征着为国家、民众和社会服务的官员。这里的“三事”可能指的是古代官吏的职责,如治理、教化、军事等,而“地北天南各一区”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施展抱负,无论身处何方都能尽职尽责。
颈联“奉职夙期书竹帛,哦诗好共纪舆图”表明了诗人对于履行职责的期待,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历史的记载中留下痕迹。同时,“哦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文学创作的爱好,也暗示了他希望通过诗歌来记录和反映社会现实,留下对时代的思考和感悟。
尾联“乘槎吾占瀛壖美,海上三山异两都”以浪漫的想象收束全诗。其中,“乘槎”源自《博物志》,传说有人乘木筏至天河,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对探索未知、追求理想的渴望。“瀛壖”指大海边,象征广阔的世界;“海上三山”与“两都”相对,前者可能是诗人对理想之地的向往,后者则代表现实中的两个都城,对比中蕴含着对理想与现实、远方与近处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官职与责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