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遑(bù huáng)的意思:不可与之相比或媲美。
超俗(chāo sú)的意思:超越尘世,超出世俗之外。
发脱(fā tuō)的意思:指发现问题并解决,也可用来形容人才的发掘和培养。
遑安(huáng ān)的意思:形容心情不安,无法安心。
马嘶(mǎ sī)的意思:形容马儿长嘶声,比喻形势紧迫或战争即将爆发。
明视(míng shì)的意思:明晰的视野、清楚的认识
平明(píng míng)的意思:平明指的是天刚亮的时候,也就是早晨的时候。
清镜(qīng jìng)的意思:指心地纯洁,没有杂念。
群动(qún dòng)的意思:形容人群或动物群体一起活动或移动的景象。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索索(suǒ suǒ)的意思:形容声音轻微而连续,或者形容行动轻盈迅速。
遥夜(yáo yè)的意思:夜晚很长,时间过得很慢。
夜阑(yè lán)的意思:夜晚深沉,天色已经完全黑暗。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 注释
- 索索: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
叶:树叶。
自雨:因风而自相摩擦发出声音。
月寒:月光寒冷。
遥夜阑:深夜。
马嘶:马匹的嘶叫。
车铎鸣:车铃的响声。
群动:万物。
不遑安:无法安宁。
有人:指某个人。
梦超俗:在梦中超越世俗。
去:离开。
脱:脱下。
平明:清晨。
视:看。
清镜:清澈的镜子。
正尔:恰恰。
良独难:很难做到真正的清高。
- 翻译
- 秋风吹动树叶沙沙作响,月光寒冷,夜已深长。
马儿嘶鸣,车铃叮咚,万物不得安宁。
有人在梦中超越世俗,毅然脱下读书人的帽子。
清晨照镜子时,却发现保持清高是多么困难。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寒冷,"索索叶自雨"以拟声词生动描绘了雨打落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月寒遥夜阑"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漫长和清冷。接下来的"马嘶车铎鸣"打破了这份宁静,暗示着外界的喧嚣和人们忙碌的生活状态。
诗人笔锋一转,提到"有人梦超俗,去发脱儒冠",形象地描绘了一位追求超脱世俗的人,他放弃书生的身份,表现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最后,"平明视清镜,正尔良独难",诗人以清晨照镜子的场景收尾,表达了在世俗眼中保持独立人格的不易,揭示了内心的孤独与坚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象征性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对超然境界的追求,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沉哲理和独特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