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处中(chǔ zhōng)的意思:指处于两者之间,不偏不倚,保持中立的态度或位置。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绝学(jué xué)的意思:指卓越的学问或技能,超越一般的学术水平。
康成(kāng ché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状态或健康状况非常好。
铿然(kēng rán)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清脆、响亮。
男儿(nán ér)的意思:指成年男子,也表示男子的气概和勇气。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一生(yī shēng)的意思: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
影响(yǐng xiǎng)的意思:指某种力量或因素对人或事物产生的改变或作用。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支离(zhī lí)的意思:分离、破碎、不完整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朱仲(zhū zhòng)的意思:指人的中年时期。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所作的《月夜二首(其二)》。诗中以中秋之月为引子,抒发了对学问传承与个人价值的深思。
首句“处处中秋此月明”,描绘了中秋之夜,明月高悬,普照大地的景象,象征着真理与智慧的光辉无处不在。接着,“不知何处亦群英”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的先贤们的敬仰之情,他们如同繁星般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
“须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两句,强调了对学问的珍视和对人生的负责态度。诗人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真正的学问都应被珍惜和传承,而作为人,更应该不负韶华,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影响尚疑朱仲晦,支离羞作郑康成”通过对比朱熹与郑玄两位儒家大师,表达了诗人对于学术严谨与创新的双重追求。他既欣赏朱熹对传统学问的深入研究,又不满足于拘泥于旧说,不愿成为仅仅重复前人思想的“支离”之人。
最后,“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借用孔子弟子颜回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敢于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人的赞赏。这里的“点”指的是颜回的学生公西赤,他虽然性格狂放,但能理解孔子的教诲,诗人以此自比,表明自己愿意接受不同声音,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王守仁对于学问、人生以及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他既尊重传统又勇于创新的哲学理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李德崇
一别二十年,颜面尚如旧。
岂惟不改颜,长贫能固守。
自烹阳羡茶,旋酌金陵酒。
聊以叙契阔,为问当时友。
半死半漂零,所馀惟某某。
增予感慨怀,停杯复低首。
翻思天地间,万物无不朽。
人比物虽灵,安得与天久。
弃置且勿言,君姑酌大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