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油窗日早,阅椠幌风轻。
息架蛩惊客,垂灯雨过城。
诗人以深邃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古朴的图景。"结构因坟籍,檐前竹未生"两句,展示了书堂所处环境的荒凉与宁静,似乎时间在这里凝固,连竹子也迟迟未能萌发。此情此境,不禁令人思考历史的沉重与时光的沧桑。
"涂油窗日早,阅椠幌风轻"则描绘了书堂内的宁静与古雅。涂油的窗户透出淡淡晨光,而细微的风穿过幌帐,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息架蛩惊客,垂灯雨过城"中的息架蛩,即蜗居于书架之蛩虫,它们偶尔惊扰过往行人,而垂下来的灯笼在细雨过后的城市里摇曳生姿,描绘出一幅雨后静谧的夜景。
最后两句"已应穷古史,师律孰齐名"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沉重记忆的回应和对文学传统深刻理解的自信。这里的“师”字意味着学习前人的智慧与艺术,而“律”则是指文学规律,“孰”字表示疑问,整句意为哪位古代文人能与我齐名?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肯定。
这首诗通过对书堂环境的描绘,以及对于历史记忆和文学传统的深刻体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艺术追求。
明月高秋迥,愁人独夜看。
暂将弓并曲,翻与扇俱团。
雾濯清辉苦,风飘素影寒。
罗衣一此鉴,顿使别离难。
雪飞玉立尽清秋,不惜奇毛恣远游。
在野只教心力破,千人何事网罗求。
一生自猎知无敌,百中争能耻下韝。
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穴莫深忧。
石榴酒,葡萄浆,兰桂芳,茱萸香。
愿君驻金鞍,暂此共年芳。
愿君解罗襦,一醉同匡床。
文君正新寡,结念在歌倡。
昨宵绮帐迎韩寿,今朝罗袖引潘郎。
莫吹羌笛惊邻里,不用琵琶喧洞房。
且歌新夜曲,莫弄楚明光。
此曲怨且艳,哀音断人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