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明 守 黄 子 由 尚 书 赴 召 宋 /孙 应 时 灯 火 笙 歌 别 海 壖 ,诏 书 归 觐 九 重 天 。已 将 清 净 安 齐 国 ,不 使 声 名 减 颍 川 。题 品 人 才 看 赞 赞 ,夫 持 皇 极 在 平 平 。文 星 旧 与 文 昌 亚 ,今 贯 三 台 更 炳 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炳然(bǐng rán)的意思:形容光亮闪耀,非常明亮。
不使(bù shǐ)的意思:不让,不令,不使人。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扶持(fú chí)的意思:支持、帮助、扶助
归觐(guī jìn)的意思:归国觐见君主,指臣子回国后向君主请命或表达忠诚。
海壖(hǎi ruá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境遇险恶,处境困难。
皇极(huáng jí)的意思: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品人(pǐn rén)的意思:品德高尚的人
平平(píng píng)的意思:平静、平稳、平淡无奇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三台(sān tái)的意思:三个台子,指三个重要的地方或角色。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声名(shēng míng)的意思:指名声、声誉。
题品(tí pǐn)的意思:指对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进行评价、赞赏、鉴赏。
文星(wén xīng)的意思:指具有出色的文学才华或有文学才华的人。
文昌(wén chāng)的意思:指文才出众、学识渊博,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出众。
颍川(yǐng chuān)的意思:指辞章文采华美,极富诗意。
赞赞(zàn zàn)的意思:形容赞扬、称赞之意。
诏书(zhào shū)的意思:指君主或上级颁发的公文,也泛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
重天(zhòng tiān)的意思:指天空压得非常低,形容气压极大,天空异常沉重。
九重天(jiǔ zhòng tiān)的意思:指天堂的最高层,用来形容极高的境界或地位。
- 注释
- 灯火:夜晚的灯火。
笙歌:音乐和歌声。
海壖:海边的边缘地区。
诏书:皇帝的命令或文书。
归觐:回到朝廷拜见君主。
九重天:指皇宫,表示地位崇高。
清净:清廉公正。
齐国:指齐地或整个国家。
声名:声誉和名声。
颍川:古代地名,这里代指有良好名声的地方。
题品:评价和选拔。
人才:优秀的人才。
赞赞:形容人才出众。
皇极:皇朝的极盛状态。
平平:公正无私,平凡中显出伟大。
文星:象征文运的星辰。
文昌:古代星宿,与文运有关。
亚:次于。
三台:古代天文中的三星,象征朝廷。
炳然:光明显著。
- 翻译
- 告别海边的繁华灯火与笙歌,接到圣旨回归皇宫
以清静治理国家安定齐民,不让名声在颖川之地减弱
选拔人才注重实际才能,稳固皇朝基业在于平凡中的公正
文曲星曾仅次于文昌星,如今更是光芒照耀三台之上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名为《送明守黄子由尚书赴召》。诗中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和官员升迁的祝福,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期许。
“灯火笙歌别海壖”一句,以海壖为背景,描写了一番送别的氛围。灯火与笙歌都是夜晚宴席上的景象,而“别海壖”则表明了离别是在一个水边的地方进行的,这种环境设置营造出一种别离时的静谧和忧伤。
“诏书归觐九重天”则是说黄子由得到了皇帝的诏书,命他返回京城。这一句既表明了黄子由官职的升迁,也透露出朝廷对他的信任和期望。九重天在这里象征着京都的尊贵与神圣。
“已将清净安齐国,不使声名减颍川”两句,诗人祝愿黄子由能够为国家带来安宁,同时也希望他保持自己的清白,不要让他的名声在颍川(一说是古代的河流,也可能是比喻)上受到任何损害。这里体现了对朋友政治生涯中保持正直品质的期望。
“题品人才看赞赞,扶持皇极在平平”则表达了诗人对黄子由才能的认可和对他能够支持皇权稳固的期待。这两句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对于国家政权稳定所扮演的角色。
“文星旧与文昌亚,今贯三台更炳然”最后两句,诗人以天上的星宿比喻黄子由的才华和地位。文星可能指的是司职掌管文学艺术的星官,而文昌是古代传说中的主宰文化教育之神。此处用“旧与文昌亚”表明了黄子由自古以来就与文昌有缘,预示着他在文学和学术上的才华。三台则可能指的是天上的三个重要星宿,此处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巅峰。总体来说,这两句是在赞美黄子由的才能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情景的描绘、官员升迁的祝福以及才华与地位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朋友深厚的情感和对其未来政治生涯的美好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