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恨道人贫似我,却嫌所乐弗如它。
《贫乐堂》全文
- 鉴赏
这首诗《贫乐堂》由宋代诗人释居简创作,通过简朴的生活场景和内心的满足感,展现了诗人对贫苦生活的独特见解和乐观态度。
首句“瓦盂脱粟自成歌”,描绘了诗人以粗陋的瓦盂盛着糙米,自得其乐的情景。这里的“脱粟”指的是糙米,而非精白米,体现了生活条件的简朴。然而,诗人却能从中找到乐趣,将这平凡的日常化为歌声,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乐观精神。
次句“直与箪瓢不较多”,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这里的“箪瓢”是古代用来装食物的器具,常用来形容贫困的生活。诗人认为自己所拥有的简陋生活,与那些更为贫困的人相比,并没有太多的不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略胜一筹。这种自我安慰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现状的接受和内心的平和。
后两句“弗恨道人贫似我,却嫌所乐弗如它”,表达了诗人对于贫苦生活的看法。他并不因自己与道人(可能指其他僧侣或修行者)一样贫穷而感到遗憾,反而因为自己的快乐程度不如他人而感到有些不满。这似乎是一种幽默的自嘲,也反映了诗人对快乐本质的深刻理解——快乐并非物质财富的积累,而是内心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贫困生活时的乐观态度和对快乐的独特理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盘石寺留别成公
槲叶萧萧带苇风,寺前归客别支公。
三秋岸雪花初白,一夜林霜叶尽红。
山叠楚天云压塞,浪遥吴苑水连空。
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