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源诗十二章·其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傅翕的《还源诗十二章》之七,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修行智慧。
“还源去,心性不思议。” 开篇即点明主题,强调回归本源的重要性,暗示心性的不可思议之处。这里的“还源”意味着回到生命的源头,找到内心的平静与真实。而“心性不思议”,则揭示了心性本身的奥妙与难以言喻的特性,它超越了人类的理性认知,充满了神秘与深邃。
接下来的两句,“志小无为大,芥子纳须弥。” 进一步阐述了心性的广阔与包容。通过对比“志小”与“为大”的关系,以及“芥子”与“须弥”的大小差异,形象地说明了心性能够容纳万物,即使是最微小的事物(如芥子)也能包含宇宙般的大(如须弥山)。这不仅体现了心性的无限与包容,也暗示了修行者应当拥有广阔的胸怀与深远的视野,才能真正理解并实践佛法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探讨了心性、修行与宇宙真理之间的深刻联系,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谦逊、开放的心态,不断探索自我与世界的本质,从而达到心灵的觉醒与升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哭顾五子朋·其三
持论绝不同,意气极相得。
每见不能去,欢笑辄竟夕。
西州门前路,尔我留行迹。
相送至数里,独返犹恻恻。
小桥分手处,驴背斜阳色。
千秋万岁后,于此滞魂魄。
为君诗常好,世论实不易。
梦中还残锦,才尽空自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