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其十》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清朗山月甚明因以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为韵诗各六句·其十》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古风

穿云上虚无彷佛倒景

微茫鸿鹄背,指点山顶

出日扶桑徘徊万林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出日(chū rì)的意思:指人出门、离开家乡或离开原来的地方。

倒景(dǎo jǐng)的意思:指事物的景象或态势发生逆转,与原来相反。

彷佛(páng fó)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相似或相仿,几乎一模一样。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鸿鹄(hóng hú)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高远,有远大的抱负和追求。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山顶(shān dǐng)的意思:指最高处或最高地位。

微茫(wēi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模糊,难以辨认或理解。

虚无(xū wú)的意思:没有实际内容或意义的空虚状态。

云上(yún sh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或人物处于高处,超越常人,非常出众。

指点(zhǐ diǎn)的意思:给予指导或指引。

注释
穿云:形容飞得非常高,穿过云层。
虚无:指天空的广阔无垠。
凌倒景:超越或俯瞰周围的景色。
鸿鹄:古代的大雁或天鹅,象征高远。
扶桑:神话中的东方神木,古人用来指代太阳升起的地方。
徘徊:形容太阳在天空中移动。
万林影:众多树木下的阴影,形象描绘阳光照射的场景。
翻译
穿越云层直上天空,仿佛超越了景象的边界。
在遥远的天际,隐约可见鸿鹄的背影,它指向群山之巅。
太阳从扶桑升起,光芒照耀在万木丛中,留下斑驳的光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嵩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境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开篇“穿云上虚无,彷佛凌倒景”两句,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在高处眺望时的震撼感受,仿佛置身于云端之上,俯瞰着下方的山峦。

接下来,“微茫鸿鹄背,指点众山顶”两句,则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鸟儿在空中飞翔的情景,以及诗人用手指引领众山之巅的画面。这里的“鸿鹄”指的是大雁,象征着远行和高洁,而“微茫”则形容视线所及之物模糊不清,但又隐含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第三部分,“出日上扶桑,徘徊万林影”两句,则转向了太阳的升起和诗人在众多树林间游走的情形。“扶桑”是古代指代东方之名,而“徘徊”则表达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以及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山林图画,同时也透露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其二二曰空服九华

金英足可换君骨,绿醑宁当腐我肠。

空服九华无九酝,帝乡何似醉为乡。

(0)

武林书事九首·其六

岁在戊午正月五,代宰臣供万寿诗。

凤凰山下芙蓉阁,龙础无踪世不知。

(0)

孚舟亭新成赋十绝·其四

六爻虚实相为用,二位高卑各有宜。

顺抚说随心不爽,风漂罗刹有还时。

(0)

孚舟亭新成赋十绝·其二

南北东西四面看,舸轩虽窄自心宽。

永无金马门边梦,岂有黄牛峡里滩。

(0)

至节前一日六首·其四

莼羹鲈鲙鉴湖风,想像依稀老放翁。

惜为平原多一出,诗名元已擅无穷。

(0)

牟德范题范石湖墨迹次韵

亨衢进补华虫衮,暮景归调姹女炉。

此老笔端今或有,乾淳蹉了后来无。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