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万 谔 昌 秀 才 宋 /梅 尧 臣 志 士 不 恋 家 ,安 能 坐 {左 口 右 父 }咀 。儒 冠 难 徒 行 ,马 骨 瘦 可 数 。後 仆 隔 山 陂 ,前 林 遇 风 雨 。寒 村 夜 宿 时 ,寂 默 谁 对 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对语(duì yǔ)的意思:对语指的是两个相互呼应的词语或语句。它们在意义上相互对应,形成一种对仗的结构。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隔山(gé shān)的意思:指两地相隔很远,像隔山一样遥远。
寒村(hán cūn)的意思:寒冷的村庄,形容贫穷落后的农村。
寂默(jì mò)的意思:指不说话或保持沉默的状态。
恋家(liàn jiā)的意思:指对家乡、家庭的深深眷恋之情。
马骨(mǎ gǔ)的意思:指人或动物的骨骼已经非常瘦弱,形容非常消瘦或憔悴。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山陂(shān bēi)的意思:山陂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坚固、稳定、不易动摇的特点。
徒行(tú xíng)的意思:指徒步行走,没有交通工具可用。
志士(zhì shì)的意思:指有志向、有抱负的人,特指愿意为国家或社会事业奋斗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万谔昌秀才》,表达了对友人万谔昌离别之际的关切与激励。诗中以“志士不恋家”开篇,强调了有志之士应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定的决心,不应过于留恋家庭。接着,“儒冠难徒行,马骨瘦可数”描绘了秀才出行的艰辛,暗示道路坎坷,生活困苦,但诗人鼓励他即使马骨瘦弱,也要坚韧前行。
“后仆隔山陂,前林遇风雨”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难,仆从可能落后于万谔昌,而他独自在风雨中穿行,显示出其孤独与决心。最后两句“寒村夜宿时,寂默谁对语”,描绘了夜晚在寒冷的村庄投宿的情景,诗人以寂静无声的环境,表达了对友人孤寂心境的理解,也寓含了对他的深深牵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秀才万谔昌离别时的关怀与期待,以及对人生道路上坚持与毅力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