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石依古城,悬泉洒清池。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山 亭 怀 古 唐 /张 弘 靖 丛 石 依 古 城 ,悬 泉 洒 清 池 。高 低 袤 丈 内 ,衡 霍 相 蔽 亏 。归 田 竟 何 因 ,为 郡 岂 所 宜 。谁 能 辨 人 野 ,寄 适 聊 在 斯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蔽亏(bì kuī)的意思:遮掩亏损,掩盖缺点或错误,以避免损失。
辨人(biàn rén)的意思:辨别人物真实身份或真实意图。
高低(gāo dī)的意思:指事物的高度和低度,也可指人的品质、能力等的高低。
归田(guī tián)的意思:指离开尘世归隐田园,追求宁静的生活。
何因(hé yīn)的意思:为什么;因何
衡霍(héng huò)的意思:指衡量、权衡事物的得失利弊。
寄适(jì shì)的意思:寻找适合的归宿或居住地。
人野(rén yě)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举止放荡、狂野、不受拘束。
所宜(suǒ yí)的意思:适合,合适
悬泉(xuán quán)的意思:悬泉指的是泉水从高处悬挂而下,形成瀑布的景象。引申为形容事物悬而未决,不明确或难以解决的状态。
在斯(zài sī)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物在特定的状态或位置上。
- 注释
- 丛石:密集的石头。
古城:历史悠久的城池。
悬泉:悬挂流淌的瀑布或泉水。
清池:清澈的池塘。
高低:地势的起伏。
袤丈:指面积或长度,此处指范围内距离。
内:以内,范围之内。
衡霍:衡山和霍山,均为我国名山。
相蔽亏:相互遮挡,时隐时现。
归田:归隐田园,辞官归隐。
竟何因:究竟能是什么原因。
为郡:担任地方官职,治理一郡。
岂所宜:难道是适宜的吗,表示对是否适合的质疑。
谁能辨人野:谁能分清楚人间世事与野外自然之别。
寄适:寄托闲适之情。
聊在斯:姑且、暂时在此处。
- 翻译
- 群石环绕着古老的城垣,飞瀑如帘洒入清澈的池塘。
山峦高低错落于方圆百丈之内,衡山、霍山彼此掩映,时隐时现。
归隐田园究竟为了什么缘由?担任地方官职难道适宜吗?
谁能辨别人间与野外之别?在此暂且寄托闲适之情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静幽雅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丛石依古城,悬泉洒清池"两句,通过对山石与古城、悬泉与清池的描写,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使人仿佛能听到泉水轻泻的声音,看到古城的遗迹和周围的自然景观。
"高低袤丈内,衡霍相蔽亏"两句,则通过对山谷深浅不一、树木参差相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感受。这里的“衡霍”形容树木丛生,给人以一种幽深繁茂之感。
"归田竟何因,为郡岂所宜"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思考。诗人可能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脱离世俗纷扰,回到自然纯朴生活的愿望。
最后,"谁能辨人野,寄适聊在斯"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抒发。"辨"字可理解为区分、辨别,诗人在问谁能够真正区分城 市生活与田园生活的不同,而“寄适”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找到属于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