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洪七峰》
《别洪七峰》全文
清 / 沈光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鹭岛初来便识君,东山又共学耕耘

发肤无恙悲徒老,著述方成悔欲焚。

忽作閒心同倦鸟,俄焉长揖高云

从今只合言于野,理乱都将置不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揖(cháng yī)的意思:长时间的鞠躬行礼

初来(chū lái)的意思:指刚来到一个新环境,对于这个环境还不熟悉。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都将(dōu jiāng)的意思:都,指全部;将,指要、将要。都将意为全部都要或将要。

发肤(fā fū)的意思:指发财富的肤色,即指外貌、容貌。

高云(gāo yún)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或抱负高远,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耕耘(gēng yún)的意思:指农民进行耕作和播种的劳动。比喻辛勤努力地工作或经营。

倦鸟(juàn niǎo)的意思:形容疲倦的鸟儿,比喻人疲劳不堪。

理乱(lǐ luàn)的意思:指思维混乱,逻辑不清,无法理清头绪。

无恙(wú yàng)的意思:没有受伤或遭受损失,平安无事

揖别(yī bié)的意思:揖别指行礼告别,表示恭敬地向对方鞠躬告别。

只合(zhī hé)的意思:只适合某种特定情况或条件。

著述(zhù shù)的意思:指写作著作或著书立说。

鉴赏

这首诗《别洪七峰》是清代诗人沈光文所作,通过诗中描绘与友人洪七峰的离别场景,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鹭岛初来便识君,东山又共学耕耘。”以鹭岛和东山为背景,描述了诗人初次相遇洪七峰时的喜悦,以及后来两人共同学习、努力耕作的情景,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共同成长的经历。

颔联“发肤无恙悲徒老,著述方成悔欲焚。”表达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同时对自己著作完成后的反思,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无奈,也有对作品可能存在的遗憾或不满。

颈联“忽作闲心同倦鸟,俄焉长揖别高云。”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倦鸟,即将与高云(象征地位或成就)告别,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去时光的留恋。

尾联“从今只合言于野,理乱都将置不闻。”表明诗人决定今后只关注自然界的言论,不再关心世事的纷扰,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以及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内心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与友人的离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自我反思的深入以及对自然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思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沈光文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次韵王伯益同年留别二首·其一

桂籍昔叨联署等,莲帷今幸接芳尘。

埙篪契合均天属,金石交深过古人。

直向岁寒期茂悦,肯同时俗论甘辛。

优游且作江南令,惠爱于民此最亲。

(0)

开府潞公太师得谢西归谨赋七言四韵诗五首拜送·其二

圣代登庸年独少,清时得谢齿尤高。

官如中令躬无疾,文似司空思不劳。

玉座案经涓对日,金壶加礼赐春醪。

祝公倍享灵椿算,长副吾君序燕毛。

(0)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闻子瞻先已被系予昼居三院东阁而子瞻在知杂南庑才隔一垣不得通音息因作诗四篇以为异日相遇一噱之资耳·其一

早年相值浙江边,多见新诗到处传。

楼上金蛇惊妙句,卷中腰鼓伏长篇。

仳离岁月流如水,抑郁情怀积似烟。

今日柏台相望处,隔垣音响莫由宣。

(0)

七言送林次中南归

何事频思江海间,清时美彦未应閒。

襟怀旧贮纵横术,献纳尝开咫尺颜。

吏隐尚劳趋幕府,郊居毋苦恋家山。

莼鲈正熟虽堪爱,羔雁相催又北还。

(0)

楚渔父渡伍胥辞剑图歌

江有阻兮路有岐,时将迫兮来何迟。

子弗渡兮我心悲,既渡子兮我何以剑为,吁嗟行兮子毋我疑。

(0)

寓馆食齑戏主人

蕨芽成拳笋作竿,园菘卧垄春告阑。

寸心生意老犹壮,郁郁竞长青琅玕。

筠篮撷翠风露湿,瓦缶酿碧虬龙蟠。

开缄晓试膳夫手,寸断日送先生盘。

堆金叠玉光璀璨,未许苜蓿誇阑干。

铿锵拒齿发钧奏,甘脆适口回儒酸。

填胸一洗鲑鳝恶,顿觉肝胆生清寒。

朱门淳熬腐肠药,何异鸩毒生宴安。

齑盐送老本吾分,一饱已?如穷韩。

幸无羸角蹂吾圃,秖有蔬粝同盘桓。

未知馀生消几瓮,俯仰日月双跳丸。

明当更作冰壶传,大笑出门天地宽。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