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冬天(dōng tiān)的意思:指动物在寒冷的冬天进入休眠状态,以节省能量和保护自身。
复古(fù gǔ)的意思:指回归古代风格、追求古典美的一种文化倾向。
冠士(guàn shì)的意思:指权势显赫、地位崇高的人。
官司(guān si)的意思:指官府审理案件的过程,也泛指纠纷、争议。
桂林(guì lín)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如画,如同桂林山水一般。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礼文(lǐ wén)的意思:礼貌文明的言行。
隆冬(lóng dōng)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季。
儒风(rú fēng)的意思:指儒家思想的风尚和影响。
时雨(shí yǔ)的意思:指早春时节的细雨。
士族(shì zú)的意思:士族指的是有世袭爵位或高等职位的贵族阶层。
斯民(sī mín)的意思:指人民,民众。
天气(tiān qì)的意思:预测未来天气的报告
庠序(xiáng xù)的意思:指学校的规模、建筑和设施。
宜人(yí rén)的意思:适合人们居住或生活的环境舒适宜人。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雨露(yǔ lù)的意思:雨露是指雨水和露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帮助和恩惠。
昭代(zhāo dài)的意思:明亮的代表着一个时代,指代一个时代的光明和繁荣。
自昔(zì xī)的意思:自古以来
族从(zú cóng)的意思:指子孙承袭祖先的德行或事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桂林的宜人景色与清新的气候,以及明代社会中对古代礼仪的恢复和对教育的重视。诗人陈琏表达了自己作为官员,致力于传播儒家之道,以启迪民众的心愿。
首句“桂林自昔最宜人”,点出桂林自古以来就是适宜居住的地方。接着,“况复清时雨露新”则进一步强调在清明的时代背景下,雨水如同甘露般滋润万物,象征着社会环境的和谐与进步。
“昭代礼文初复古”表明在光明的时代,礼仪制度开始恢复到古代的传统。“隆冬天气煖如春”则通过对比冬季的寒冷与春季的温暖,形象地描绘出社会氛围的温馨与和煦。
“衣冠士族从来盛,庠序儒风自昔淳”两句,赞美了士族阶层的繁荣与儒家文化的深厚根基。士族的兴盛与儒家教育的普及,共同构成了社会的稳定与文化的发展。
最后,“我忝一官司教铎,期将斯道觉斯民”表达了诗人作为官员兼教师的身份,他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儒家之道传播给民众,启迪他们的思想,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桂林的自然美景和社会风貌,更体现了明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以及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歌纪四明汪君信士
古君子兮道诸己,道器用兮合天理。
同尘还若待时生,观象不知何处起。
荆丛丛袭莪丛丛,孝兮悌兮非沚中。
聚应落落滴仙露,散或泠泠扬士风。
风之上兮风之下,近一指兮远一马。
秋水澹交无限情,夜光照乘胡为者。
伊予匪谓存馀力,咏高义兮困胸臆。
巴歌百字岩叶书,飞寄汪门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