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木犀花下待陈秉常》
《木犀花下待陈秉常》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绝句

常疑楚客秋菊不信唐人牡丹

何处木犀可爱,须君曾到玉台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信(bù xìn)的意思:不相信、怀疑

楚客(chǔ kè)的意思:指在他乡的客人,也可指在异地独自奋斗的人。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可爱(kě ài)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让人感到可爱、讨人喜欢。

牡丹(mǔ dān)的意思:比喻人才、美女等在某种环境下得以展露才华或美貌。

木犀(mù xi)的意思:形容香气浓郁,芳香四溢。

秋菊(qiū jú)的意思:形容人老而有韵味。

唐人(táng rén)的意思:指唐朝时期的人,也泛指古代中国人。

玉台(yù tái)的意思:指官职高升、地位显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木犀花下待陈秉常》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赏花的画面。首句“常疑楚客餐秋菊”借用楚客(泛指客居他乡的人)食用秋菊的典故,暗示了木犀花可能与菊花一样具有清淡高雅的气质。次句“不信唐人醉牡丹”则通过质疑唐代人沉醉于牡丹的繁华,表达了对木犀花低调而独特的美的欣赏。

后两句“何处木犀香可爱,须君曾到玉台山”进一步强调了木犀花的香气和独特魅力,暗示只有亲自来到玉台山,才能真正领略其令人喜爱之处。诗人以邀请朋友陈秉常一同赏花的方式,传达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事物共享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对木犀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友情的深情厚谊。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早秋

风蝉鸣菀柳,薜荔绕墙翠。

天空清如水,西风生爽气。

池边开晚莲,阶下发新蕙。

待到中秋日,延月赏秋桂。

(0)

立秋登楼观雨·其二

旅客漫愁思,何堪节候催。

景从林际散,秋自雨中来。

远树轻烟合,遥山夕瘴开。

野鸦归已尽,一鹤独徘徊。

(0)

观潮雨

曾飔抟朝雨,清泠天半来。

始集璿铺蕙,末涤玉阶苔。

纷糅如累霭,漉奕似纤埃。

夙兴振容仪,重闺扃未开。

恬然绝尘虑,感古忽增哀。

戢羽思云举,奋鳞虑波颓。

进退难专志,素丝戚中怀。

从欲讵能极,终蹈箕山隈。

(0)

忆梅曲和慈亲韵寄仲仪三妹

霜满檐牙蟾魄冷,碧梧飘尽冻金井。

角声吹断陇头云,惆怅江南芳意迥。

曾记閒庭春夜春,月温花暖人同影。

一声长笛落纷纷,扫来葬向孤山顶。

而今芳信天涯远,人瘦如花花不管。

几度巡檐几度思,醉吟击碎琉璃盏。

昨宵梦入罗浮里,香雾朦胧迷芳芷。

溪南溪北尽是花,一片香魂飞不起。

翠羽啾啁窗月白,栩栩仙梦酣成蝶。

残镫一点可怜红,魂黯黯兮情脉脉。

(0)

寄怀许玉清

尺素裁成倩雁驰,聊将心事报君知。

家无长物愁难遣,病为痴情悔已迟。

偶借新诗消俗虑,自怜瘦骨异当时。

半闺珍重休惆怅,好寄平安慰所思。

(0)

咏史·其三

虬髯十万拥戈船,一见龙颜意悯然。

海外真王君莫笑,胜他褒鄂上凌烟。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