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帝(bái dì)的意思:指无所作为、无能为力、无用的人或事物。
不孤(bù gū)的意思:不独自,不孤单
得计(dé jì)的意思:指通过计谋或策略得到所需的结果。
焚香(fén xiāng)的意思:燃烧香烟以表示敬意或祈祷
风调(fēng tiáo)的意思:指风格、调子。用来形容文艺作品或言行举止的风格、特点。
寄书(jì shū)的意思:通过书信传递信息或表达思念之情。
漫浪(màn làng)的意思:形容水势汹涌澎湃,浩大而无边。
明时(míng shí)的意思:明时意为明天的时候,也指将来的时候。
曲肱(qǔ gōng)的意思:曲肱是一个形容词,意为亲近、亲密、亲近的朋友。
扫地(sǎo dì)的意思:指清理、整理、打扫地面。也比喻清除污秽、整顿秩序。
时人(shí rén)的意思:指当时的人们,也可指现代人。
时德(shí dé)的意思:指适时的德行和品质。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水道(shuǐ dào)的意思:指水流的通道或航道,也可指水利工程。
题舆(tí yú)的意思:指对文学作品、文章等进行点评、评价。
无用(wú yòng)的意思:没有用处,没有价值,无效
学佛(xué fó)的意思:
(1).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 唐 方干 《贻亮上人》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 唐 黄滔 《送僧》诗:“纔年七岁便从师,犹説辞家学佛迟。” 五代 徐夤 《山寺寓居》诗:“披緇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 宋 李觏 《回明上人诗卷》诗:“学佛有餘力,吟诗过一生。”
(2).指信仰或研究佛教。 唐 郑愚 《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知余学佛,求为讚説。”《新五代史·杂传·马胤孙》:“ 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故多斥浮屠之説,及罢归,乃反学佛,撰《法喜集》、《佛国记》行於世。”一来(yī lái)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原因是首要的或最重要的。
饮水(yǐn shuǐ)的意思:喝水时要想起水的来源,比喻要常怀感恩之心。
中郎(zhōng láng)的意思:指受宠爱的官员或被提拔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冯时行为友人蔡伯世所作的和韵之作,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品格的生活态度。诗中的“中郎风调世间无,敢谓明时德不孤”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之间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而又不为世俗所染的赞赏,以及对这种高尚品德的自信和肯定。
“扫地焚香诗得计,曲肱饮水道如愚”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扫地焚香可能是清晨或晚间的一种修行方式,而诗人通过这种行为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曲肱饮水”则是一种简约至极的生活形态,表达了一种对物质欲望的超越和淡泊。
“寄书只说游山好,临老都缘学佛癯”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山水之美的向往,以及面对生命晚景时,对佛法修行的一种向往与执着。这里的“癯”字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不为世事所扰的精神状态。
最后两句“白帝一来真漫浪,时人无用便题舆”则可能是在描写一种自然界的壮丽景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世态的某种不满与超脱之情。这里的“白帝”可能指的是秋天的白云或是某种自然现象,而“真漫浪”表达了一种自然无拘的美感;“时人无用便题舆”则可能是在批评当时的人们对于诗文创作的功利观念,认为他们缺乏真正的文学才华和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赏、个人修行生活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美与世态的反思,展现了诗人追求高洁精神境界的一种努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拨火谣
毡屋清宵初雪后,砚蟾冰结松风吼。
景物懰慄入吟评,徘徊却缩裁诗手。
地炉榾柮拨温黁,白灰红炭堪为友。
何必龙团石鼎烹,无须篆袅金猊口。
楞严暖触非全句,懒残半芋真消受。
春和一室解严威,恍似宫梅馥文牖。
却忆林林扈跸人,均得如兹禦寒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