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化(bi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澄寂(chéng jì)的意思:指清澈宁静的状态,没有杂念和噪音。
弛张(chí zhāng)的意思:形容紧张的情绪或状态放松下来。
灯花(dē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生命短暂,比喻人的寿命短暂。
橐籥(tuó yuè)的意思:橐籥是指古代官员背负的行囊,比喻官员的职责、责任。
耳生(ěr shēng)的意思:指听到某种声音或消息后,立刻引发强烈的感觉或反应。
霏霏(fēi fēi)的意思:形容烟雾、云气等密集而纷杂。
纷拿(fēn ná)的意思:指众多人一起争夺某物,形容争斗激烈。
化本(huà běn)的意思:指将书本翻开,使之展开;也比喻事物展示出本来的面貌。
剪灯(jiǎn dēng)的意思:指夜晚剪灯之时,表示工作到深夜或熬夜工作。
静意(jìng yì)的意思:安静地思考、沉思;心境宁静、淡泊。
漠漠(mò mò)的意思:形容景色模糊、朦胧不清。
入静(rù jìng)的意思:指心境安宁,思绪平静
摄心(shè xīn)的意思:摄取他人的心思或情感。
声闻(shēng wén)的意思:声音传闻到耳朵中,指消息传达出去。
危坐(wēi zuò)的意思:指坐在危险的地方或情况中。
无哗(wú huá)的意思:没有嘈杂声音,指寂静无声。
无根(wú gēn)的意思:没有根基或基础,形容事物不稳固或不牢靠。
心静(xīn jìng)的意思:指心境平静,内心安宁。
喧竞(xuān jìng)的意思:指吵闹争斗、争吵不休。
元造(yuán zào)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源或起始之处。
云林(yún lín)的意思:云林指的是茂密的树林,比喻人口众多的地方。
至理(zhì lǐ)的意思:指最正确、最合乎道理的观点或理论。
- 鉴赏
此诗《奉题听雨楼》由元代诗人王宥(山阴)所作,描绘了在静谧夜晚聆听雨声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句“云林夜澄寂”,描绘出一片宁静的夜晚景象,云雾缭绕的林间,夜色深沉而寂静。接着“有雨弥更佳”一句,点明了雨的到来,反而让这静谧的夜晚更加美妙。接下来的几句,“漠漠著树稳,霏霏度檐斜”,细腻地描绘了雨滴落在树梢和屋檐上的情景,形象生动,仿佛能听到雨声与风声交织的乐章。
“入静意所便,争喧竞浮誇”,诗人借雨声反思内心,认为在宁静中更能找到自我,远离世俗的喧嚣与虚夸。接下来“弛张任橐籥,细大无根芽”,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无论大事小事,都遵循着自然的法则,没有刻意的造作。
“妙运出元造,至理忘纷拿”,诗人进一步深入思考,认为宇宙万物的运行皆有其奥妙,至高的真理让人忘却了纷扰。最后“变化本因妄,声闻耳生瑕”,指出事物的变化往往源于人们的妄想,而真正的智慧在于倾听内心的声音,避免被外在的噪音所干扰。
“不如且置之,摄心静无哗”,诗人建议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喧嚣时,不妨暂时放下,让心灵归于平静。最后“危坐不须寐,呼童剪灯花”,以实际行动呼应主题,即使坐着不眠,也无需焦虑,只需让童仆剪下灯花,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享受这份宁静。
整首诗通过描绘听雨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内心平静的向往,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元代文人诗作中的佳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