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殿前曲二首·其一》
《殿前曲二首·其一》全文
唐 / 王昌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贵人妆梳殿前催,香风吹入殿后来。

仗引笙歌大宛马,白莲发照池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莲(bái lián)的意思:指伪善、虚伪的人。

池台(chí tái)的意思:池台是一个指代园林中的亭台建筑的成语,意为水池边的亭台。在引申义中,池台也可指代住宅或官邸中的亭台。

大宛(dà yuān)的意思:形容衣着华丽、富丽堂皇。

殿后(diàn hòu)的意思:指在比赛、竞争或排名中名次靠后,居于最后一位。

发照(fā zhào)的意思:指公开曝光,揭露真相。

贵人(guì rén)的意思:指对个人有帮助、有重要影响的人。

后来(hòu lái)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在之后或之后的阶段

莲花(lián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如莲花一般纯洁无瑕。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宛马(wǎn mǎ)的意思:形容马儿行走时姿态优美、轻盈而柔和。

香风(xiāng fēng)的意思:香气四溢的风。

妆梳(zhuāng shū)的意思:指人为了追求美丽而打扮自己,特指女性化妆和梳妆打扮。

大宛马(dà yuān mǎ)的意思:形容马的体型大而健壮,也用来形容人的身材高大健壮。

注释
贵人:地位高的人,指皇亲国戚或达官显贵。
妆梳:梳妆打扮。
殿前:宫殿前面。
香风:带有香气的风,常用来形容美好或富贵的氛围。
仗引:仪仗队引导,指隆重的仪式或行列。
笙歌:吹笙和歌唱,泛指音乐歌舞。
大宛马:大宛产的良马,古代著名马种,代指骏马。
白莲花发:白莲花开放。
池台:池塘边的楼台亭阁。
翻译
权贵之人忙着在宫殿前催促梳妆,香气随风飘入宫殿深处。
仪仗队引导着笙歌齐鸣,大宛骏马显威风,白莲花盛开映照着池塘和亭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宫廷生活图景,通过对贵妇人妆容和宛马歌声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首句“贵人妆梳殿前催”勾勒出一位高贵女性在殿前急促地进行着装扮,这个场景透露出一种宫廷生活中的迫切与繁忙。紧接着,“香风吹入殿后来”则描绘了一阵阵清新宜人的香气随风飘荡至殿后的情境,通过这对比强化了空间层次感。

第三句“仗引笙歌大宛马”,诗人巧妙地将音乐与动听的声音结合,既展现了宫廷生活中的奢华,又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场合的热闹和喜悦。而“白莲花发照池台”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通过莲花映照在池塘水面上的美丽景致,营造出一种宁静与平和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宫廷生活中的繁华与自然之美交织在一起,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让读者得以一窥当时社会上层阶级的生活风貌。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朝代:唐   字:少伯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生辰:698— 756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
猜你喜欢

荐玄德公庙

神道本无已,成化亦自然。

君居寥天上,德在玉华泉。

真游践王豫,永日迟云仙。

表微在营道,明祀将祈年。

灵山俯新邑,松上生彩烟。

岂知穆天子,远去瑶池边。

(0)

扣舷歌·其二

几日江头醉不醒,满天风雪卧沧溟。

定知酒伴无寻处,门外松涛坐独听。

(0)

上元夜建元寺观灯呈智通上人

建元看别上元灯,处处回廊斗火层。

珠玉乱抛高殿佛,绮罗深拜远山僧。

临风走笔思呈惠,到晓行禅合伴能。

无限喧阗留不得,月华西下露华凝。

(0)

春日即事

一百五日又欲来,梨花梅花参差开。

行人自笑不归去,瘦马独吟真可哀。

杏酪渐香邻舍粥,榆烟将变旧炉灰。

画桥春煖清歌夜,肯信愁肠日九回。

(0)

相和歌辞.采莲曲

玉溆花红发,金塘水碧流。

相逢畏相失,并著采莲舟。

(0)

宋中遇刘书记有别

何代无秀士,高门生此才。

森然睹毛发,若见河山来。

几载困常调,一朝时运催。

白身谒明主,待诏登云台。

相逢梁宋间,与我醉蒿莱。

寒楚眇千里,雪天昼不开。

末路终离别,不能强悲哀。

男儿争富贵,劝尔莫迟回。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